第19课《蝉》ppt上课用

第19课《蝉》ppt上课用

ID:22008865

大小:1.8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18

第19课《蝉》ppt上课用_第1页
第19课《蝉》ppt上课用_第2页
第19课《蝉》ppt上课用_第3页
第19课《蝉》ppt上课用_第4页
第19课《蝉》ppt上课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9课《蝉》ppt上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明文19蝉法布尔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从文字中我们大概知道蝉的基本知识,那么,面对大自然中小小的蝉,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蝉》。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一是善于记叙和描写;

2、二是善于穿插趣闻;三是善于运用修辞。1.了解蝉的洞穴特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2.品析作者朴实有趣的语言。3.学习作者对蝉的细致观察,感悟他对动物的情感。(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学巨著《昆虫记》。作者简介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是他全然不

3、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察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法布尔在普温斯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仍看他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时间,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邪了!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的蛐蛐。背景资料词语卵:luǎn孵:fū镐:gǎo喧嚣:xuānxiāo跳蚤:zǎo媲美:pì附着:fùzhuó车辙:zhé蚋:ruì蜕皮:tuì曝晒:pùshài纤弱:xiān纤夫:qi

4、àn转瞬即逝: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挖掘jué金蜣qiāng窠kē黏nián性轧yà扁臃肿yōngzhǒng罅隙xiàxì徘徊páihuái翘起qiào翘首(楚)qiáo鳍qí刹那chà刹车shā钹bó:打击乐器。纤弱xiān:纤细而柔弱,这里指蝉幼虫的弱小。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1.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2.隧道: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3.抵御:抵挡;抵抗。4.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2记一记词义6.臃肿:形容物体粗大笨重,或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这里指蝉形体大。7.罅

5、隙:缝隙。8.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9.坚韧:坚固有韧性。导思1.文章抓住了“蝉”的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各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导思2.作者分别按照怎的顺序,介绍“蝉的地穴”和“蝉的卵”?多角度说明顺序导思3.读完文章后,你对又有了哪些认知?阅读感受蝉关键词:生存不易初读感知带着问题读课文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听读课文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

6、读文章,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2、文章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什么?蝉的地穴、蝉的卵。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第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

7、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第三层次(7-11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蝉的地穴”,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3、这两个部分分别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说明的?第一层次(第12-13自然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第二层次(第14-17自然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第三层次(第1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