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

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

ID:22013122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_第1页
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_第2页
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_第3页
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_第4页
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成果分析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300摘要:为确保地质条件复杂的水库帷幕灌浆质量,完善施工技术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具有重要意义。木文结合水库工程案例,基于库IX地质条件,对其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的施工设计、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灌浆效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取得了适合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地质条件下的帷幕灌浆参数和有效的灌浆工艺,可供同行借鉴。关键词:水库;帷幕灌浆试验;工艺参数;施工技术;设计指标灌浆帷幕工程虽然较多,但是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特点,需要认真研宄。

2、为了确定合理的灌浆施工参数,优化灌浆帏幕设计方案,并验证灌浆效果,确保帷幕灌浆质量,完善施工技术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帏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施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地质条件较复杂,为了取得适合猛柱山水电站坝基地质条件下的帷幕灌浆参数和有效的灌浆工艺,对其进行了帷幕灌浆试验性施工。下面,文章就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坝基帷幕灌浆牛.产性试验的情况进行介绍。1工程概述猛柱山水电站大坝工程属于岩溶地区,左岸山体相对单薄,右岸山脊工程地质条件尤为复杂,岩溶十分发育,地下岩溶通道众多且彼此相互交错贯通,岩溶规模较大,主要为管道型岩

3、溶通道,且在坝基河床部分还存在一条地质断层,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该断层贯穿大坝上下游。大坝挡水坝最大坝高约64m,其防渗体系累计长度为6300m,帷幕灌浆工程量约1.2万余m,最大灌浆孔孔深50m02实施帷幕灌浆试验的目的及场地选择为验证帷幕灌浆底线高程设计的是否合理,以及编写适用于溶洞发育、大裂隙等特殊地质情况下的帷幕灌浆施工方案,经业主、设计、监理、专家、项0部等共同召开的咨询会达成意见,在右岸山脊岩溶发育地段新增两个帷幕灌浆试验区,以进一步验证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为大规模的帷幕灌浆施工创造条件。本次帷幕灌浆试验于2013年1

4、0月2日开工,至2013年12月17日完成所有试验区的钻灌和检查孔施工,共完成灌浆孔720.7m,检查孔208.8m。3灌浆试验的设计3.1帷幕灌浆试验孔位的布置方式帷幕灌浆试验布置在防1+326〜防1+369(分为I、II两个区,I区孔距1.5m,II区孔距2m),双排(排距1.2m),梅花形布置,两个区各布置帷幕灌浆孔10个(包括1个先导孔),检查孔2个。3.2帷幕灌浆试验孔底线高程的确定先导孔深入招标设计建议帷幕灌浆底线以下10m(2段左右),用于复核灌浆段地质条件,验证设计方案中的灌浆底线深度。对先导孔要求全孔取芯,取出岩芯并进行地质

5、编录,以判断灌浆底线是否位于相对隔水层内。下游排灌浆孔深度根据先导孔情况确定,上游排灌浆孔深度为下游排对应灌浆孔深度的1/2。4帷幕灌浆的试验施工4.1钻孔施工钻孔在盖板混凝土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进行。钻孔采用XY-2型回转式钻机,先导孔、检査孔采用金刚石钻具清水钻进采取芯样,灌浆孔采用冲击式风动潜孔锤钻进。4.2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钻孔完成后进行冲洗,直至冋水清净,延续lOmin结束,冲洗后孔内残留物沉积厚度不大于20cm;灌浆前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压力为该段灌浆压力的80%,该值大于IMPa吋,采用IMPa。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

6、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4.3灌浆施工4.3.1灌浆方法试验孔灌浆方法:1.5m孔距试验区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2m孔距试验区采用“综合灌浆法”。4.3.2灌浆压力与灌浆分段按照帷幕灌浆试验段技术要求,分段长度及灌浆压力见表1,后序孔的灌浆压力比前序孔提高10%或15%。表1试验区灌浆分段及灌浆压力表4.3.3灌浆水灰比及浆液变换原则(1)灌浆浆液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逐级改变,其水灰砂比(重量比)为5:1、3:1、2:1、1:1、0.8:1、0.5:1、0.5:1:0.15、0.5:1:0.3等8个比级

7、。(2)开灌水灰比根据灌前透水率确定,一般原则如下:①当地层q≤5Lu吋,采用水灰比为5:1的浆液开灌;②当地层q值为5〜10Lu吋,采用水灰比为2:1的浆液开灌;③当地层q≥10Lu吋,采用水灰比为1:1的浆液开灌。(3)灌浆吋,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吸浆量均匀减少吋或当吸浆量不变而灌浆压力均匀升高时,灌浆工作必须持续下去,不得改变水灰比。(4)浆液水灰比的变换原则,当某一级水灰比的浆液已灌入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达30min以上,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时,则改浓一级灌注。(5)当注入率大于30L/min吋,可根据

8、具体情况越级变浆。4.3.4灌浆结束标准帷幕灌浆结束标准依据DL/T5148—2012《灌浆规范》:一般情况下,当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力下、注入率不大于lL/min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