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ID:22024687

大小:6.50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21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_第1页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_第2页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_第3页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_第4页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认识与执行主讲:王人卫教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主讲内容第一部分:《标准》(2014年修订)解读第二部分:《标准》执行的常见问题第三部分:《标准》单项指标的解读《标准》(2014年修订)解读第一部分(一)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1.取消原《国家标准》(2007版)中“运动能力”指标基于:评价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基本水平,并通过检测与评价各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来实现该标准的功能。一、重建《国家标准》评价指标体系2007年标准设置运动能力指标的目的是引导学校

2、体育教育加强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技能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将运动能力测试项目成了体育课的全部,完全违背了标准制定的本意。基于:《国家标准》的适用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学生群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变化既有连续性特征,又具有阶段性特征。所以,提出“共性”、“个性”评价指标十分有利于体现《国家标准》的科学性、整体性和连续性。2.提出“共性”与“个性”评价指标的理念(一)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基于:1)将不同测量属性的指标归为一类,混淆了指标的评价意义。2)在实践中,各地各校常采用“避

3、重就轻”选择指标,也造成了全国选择指标上的差异。3)选择不同指标还容易误导学生产生“不公平”、“避实就虚”的认识。3.取消“同类”指标的“选测”,设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1)如,小学五、六年级的50米跑(25米×2)、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颠球、排球垫球为一类,这就造成了将“体现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指标与反映速度、爆发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指标”归为一类。2)尽管《国家标准》(2007版)管理办法中要求选测指标“每年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在测试前2个月确定公布”、“原则上每

4、年不得重复”。基于:1)1997年在国际肥胖委员会(IOTF)都柏林会议上,“建议像成年人那样,将体重指数(BMI)作为反映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的指数和估价超重、肥胖发病率的参数”。2)BMI作为评价指标,能够与未来国际青少年体型评价标准接轨。(一)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4.选择体重指数(BMI)替代身高标准体重5.选择肺活量替代肺活量体重指数基于:1)小学1-4年级增设肺活量,保持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2)根据“异速生长”理论,机能水平与身体形态自然增长呈现“异速增长”特征,即肺活量与体重自然增长不同步。3)

5、对于体重超标或肥胖的学生而言,因体重大,在明显降低了身体形态得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降低了身体机能的得分,导致这批学生积极性受挫。(一)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身体形态与内脏器官的增长水平和发育速度呈现“非等比”特征,即体重和肺活量的自然增长水平不一致,发育敏感期也存在差异。遗传学提示,体重遗传度为63%,肺通气量为73%,即,前者受后天因素影响的变异程度超过了肺活量。6.小学5-6年级保留50米×8往返跑,取消400米跑基于:1)众研究表明,400米跑与50米×8往返跑在评价小学生耐力水平具有不等

6、效的作用。2)场地情况的限制。(一)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指标类别测量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意义身体形态全体学生体重指数(BMI)体型身体机能全体学生肺活量心肺功能身体素质全体学生50米跑速度素质(移动速度)坐位体前屈柔韧素质全体小学生1分钟跳绳协调性、灵敏性素质小学三至六年级1分钟仰卧起坐力量素质(肌肉耐力)小学五、六年级50×8往返跑耐力素质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立定跳远力量素质(爆发力)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力量耐力(肌肉耐力)1000米(男)800米(女)耐力素质表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评价

7、指标体系构成(一)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二)评价指标筛选的依据1.2007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2.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尤其是身体素质自然增长的敏感期等。3.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指标体系”(五年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指标体系”(二年一次)。4.“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数据抽查复核工作方案”中的测试指标体系。二、规范评价指标的测量属性(一)共性指标作为反映全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状况,重点突出对体型、心肺功能、力量速度与柔韧

8、素质等四个方面的评价。包括:BMI(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依据上述原则,结合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各年级评价指标的测量属性如下:(二)个性指标作为反映不同学段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状况,重点突出身体协调性、力量与耐力素质等三个方面的评价。1.小学阶段(1)1分钟跳绳(全体小学生)(2)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三至六年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