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

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

ID:22026144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6

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_第1页
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_第2页
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_第3页
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_第4页
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嵌顿疝手法复位1、必须确定无肠管坏死!(时间、压痛、肠鸣音、阴囊红肿------)2、体位:足高屈髋位。3、手法1:先探查肿块质地,如果质地均匀,囊性感,可试行复位。左手食指及拇指置于外环口上方,向下推,不需太大力量,只要能够阻挡疝囊向外环上方突出即可。右手环形张开,压在疝囊的内、外、上、下方,持续缓慢用力便可成功。原理:保持疝囊外口呈漏斗状,防止皱褶粘膜阻塞肠腔。将复位分成两步,第一步------还纳肠内容物。第二步------空虚肠管自行还纳! 嵌顿疝手法复位手法1.1手法1大约可以解决70%以上的嵌顿疝,如果无效,可使用方法

2、1.1。保持手形不变,左右手指配合将嵌顿肠管向下牵拉,然后手法1。原理:将肠管向下牵拉!!!使肠管嵌顿水肿部向下离开外环口,肠腔重新开放。注意:并非越向上肠管越粗,只是系膜稍有增加。但是只有梗阻上方的肠管才是柔软通畅的。回不去,出来没问题了吧!!!(未完) 嵌顿疝手法复位如果仍然不能成功,让我们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一、用两指探查疝内容物,如果肠壁变厚变硬,说明充血水肿严重。如果可以扪及饼样肿块,应该是系膜水肿。只有柔软、变形能力正常的组织才能通过狭小的外环,而此时疝内组织变形能力已经非常有限,应该选择手术。二、肿块巨大且张力很高除

3、了说明外环口较大外,还有肠腔内气体液体较多,或者水肿严重,或者已经有大量渗血渗液,不易区别,复位风险较大,需要手术。 嵌顿疝手法复位三、肿块大但张力不高此时阻碍还纳的原因主要是疝出肠管较长且成袢,手术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术中还纳也有困难,经常需要扩大疝囊颈。但是手术困难不一定手法复位也困难,让我们再次想一想外环口的情况,除了后壁比较平整外,其他都是台阶状,可不可以利用后壁----------翻转复位!抬高臀部,左手置于疝囊前部向阴囊方向推,右手置于疝囊后部,利用食指将靠近外环口的后方的肠管压扁,还纳局段肠管内容物,利用重力渐渐还纳

4、,有点像换枕头皮。注意不要整体上推,这样疝囊和肠管同时上移,但是疝囊是不会回去的。 嵌顿疝手法复位四、疝囊不大张力不高,就是回不去。如果仔细探查你会发现,肿块随挤压可以变形,肠管较软,使不上劲。此时应该是粘稠的肠内容物造成的。应该算是一种难复性疝,外环口并不紧。但是糊状物力量不易传导,常规挤压很难奏效。可以采用分段还纳法。用手指将疝囊近外环处分断出一小部分,然后慢慢将其中内容物挤入腹腔,然后再挤一点----------五、只剩一点点,张力高,回不去!肠腔内水、气排尽后,残留少量固体,像钩子一样挂在外环口上。此时,只要用拇指直接向后

5、压即可。 nzyywrote:年轻的时候遇到嵌顿疝总想还纳,年长后遇到嵌顿疝总想手术,想想就是还纳它干什么?斜疝早晚都要手术,复位意义不是很大。出于以下考虑,有时会采用手法复位。1、病人情况不宜手术。2、病人及家属拒绝手术或暂时不愿手术。3、疝囊较大,必须修补,做还是不做?修还是不修?修补违反原则,出问题自己负责。如果仅仅单纯切开复位,和手法复位比有什么好处!4、找别人没能成功,历尽艰辛找你就为复位而来!怎么办?只好勉为其难。这种情况我自己一年要遇到上百例,唉!无可奈何,谁让你帮别人复上了哪!不过,手法复位的风险很大,又不能从根本

6、上解决问题,慎之!慎之! 帝国元帅wrote:前辈,我记得教科书上讲的是如果肠坏死不要做修补,也就是说没有肠坏死修补应该没有违反原则。的确,教科书上讲的是如果肠坏死不要做修补,但是,并不等于说没有肠坏死就应该修补,至少他没直说。嵌顿疝局部情况差别很大,局部充血水肿严重的修补就不容易掌握分寸。另外,三基训练上却明确的提出嵌顿疝和绞窄疝一样不宜作疝修补术。而且根据他提出的标准,也不能手法复位。都算是权威的说法,好像不管怎样做都有点违反原则哪! 有战友提出说一说大隐静脉,坦白的说,最近几年做的较少,毕竟有专门做血管的!只有关系较近的熟人

7、,才会去做。但是为了为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还是斗胆说说可能已经陈旧的经验,仅供参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首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适用于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术前静脉造影除了解下肢静脉系统情况外,还要特别标明瓣膜功能异常的交通支,以便术中处理。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1、属支隐静脉裂孔附近的5条属支必须一一认明结扎,应该没有疑问。大腿中下段一般认为没有属支,实际上中下1/3处有一条收肌管穿支与深静脉交通。在膝平面主要有小腿前静脉和后弓状静脉。对手术的影响主要是会将自上而下的剥脱器引入歧途,偏离主干。另外,由于他们与

8、小隐静脉有交通支,并非终末型静脉,游离结扎的深度常不好掌握。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2、静脉瓣膜大隐静脉腔内,有9~10对瓣膜,小腿部较多,瓣膜多呈双瓣型,可以阻挡自上而下的剥离器。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上部切口及大隐静脉显露纵形切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