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ID:22032291

大小:30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6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溪蓝溪中学2016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公元前5世纪后期,也就是约当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前期,在地中海希腊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希腊城邦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封建贵族民主政治C、平民民主政治D、奴隶主民主政治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①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②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③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④各国进行改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下列历史现

2、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的发展4.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下列措施最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A.颁布“解负令”B.实行财产等级制C.成立五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5.右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  )A.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大

3、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D.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106.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D.“为田开阡陌封疆”7.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C.否定了科举制度D.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8.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

4、“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B.1688年的“光荣革命”C.16世纪的宗教改革D.18世纪的启蒙运动9、欧洲宗教改革最大的功绩是A、天主教会受到沉重的打击B、推动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C、提高了封建君主的地位D、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10.穆罕默德·阿里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金钥匙。下列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大力推广改良工具,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B.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C.围绕军事工业,大力发展本国的民用工业D.组织翻译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并创办报纸11.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

5、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  )A.社会革命B.战争统一C民族独立D.单一改革12.“……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10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13.以下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④1861年改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4.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

6、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15.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D.鼓励工商贸易16《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

7、维新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17.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18.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兴起的相同背景是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B.民族危机的加深C.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D.封建专制的强大19.下列不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