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

ID:22032465

大小:72.8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6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_第1页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_第2页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_第3页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_第4页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摘要:文章通过对日本都市圈发展的经验借鉴,将中国沿海地区三大都市圈与日本太平洋沿岸三大都市圈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都市圈化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对近年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研究发现,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仍然在继续向三大都市聚集。关键词:都市圈,都市圈化,聚集当今世界,城市化无疑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利茨0教授把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

2、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市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1]。笔者曾在总结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和我国城市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化道路__都市圈化[2]。在这里,我们将进一步考察中国三大都市圈近年的发展情况,并将其与日本著名的三大都市圈进行比较。、都市圈、都市圈化都市圈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J.Gottmann)o1957年戈德曼根据对美国东北海岸地区的考提出了影响深远的“都市圈”(Megalopolis)理论。戈德曼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

3、发展摘要:文章通过对日本都市圈发展的经验借鉴,将中国沿海地区三大都市圈与日本太平洋沿岸三大都市圈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都市圈化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对近年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研究发现,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仍然在继续向三大都市聚集。关键词:都市圈,都市圈化,聚集当今世界,城市化无疑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利茨0教授把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市化是新世

4、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1]。笔者曾在总结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和我国城市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化道路__都市圈化[2]。在这里,我们将进一步考察中国三大都市圈近年的发展情况,并将其与日本著名的三大都市圈进行比较。、都市圈、都市圈化都市圈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J.Gottmann)o1957年戈德曼根据对美国东北海岸地区的考提出了影响深远的“都市圈”(Megalopolis)理论。戈德曼指出,在美国东北海岸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区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不再是单一的大城市,

5、而是聚集了若干个大城市,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巨大整即都市圈:他将有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叫做Megalopolis[3]。亚历山大学派的犹太哲学家菲洛(Philo)在他的作为统治现实世界的理念中的城市亦使用了Megalopolis一词,汉语多译成都市圈、城市带、大都市带、城市群,也有译成都市连绵带、大城市网络区、特大城市、城市集群等等。戈德曼认为,都市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其一,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都市;其二,有相当多的大城市

6、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的县有着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其三,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连接起来,使各个都市区首尾相连没有间隔;其四,必须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人口在2500万以上;其五,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本文提出都市圈化(Megalopolitanization)乃类比城市化(Urbanization)而来,类似于日本学者今野修平提出的“特大城市群化”概念[4]。根据诺瑟姆(Northam)的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理论,当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20%〜30%以后

7、,将会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趋势,这种趋势一直要到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0%以后才能下降[5]。我国从整体上己进入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此时将出现“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6]。体现在内涵上,指在原市区的范围内迁入的人口增加,或者使原来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增长为大城市,或者使本来就是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进一步增长,这样在城市人口统计中,引起大城市人口在城市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体现在外延或空间上,一方面指由于人口的聚集使城市地域空间扩大(不可能仅有人口密度增加而地域空间不变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指由于郊区化或逆

8、城市化的作用使城市人口向外扩散,城市向周围蔓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农田分界日渐模糊,形成戈德曼所谓的都市圈或城市带。因此,都市圈化与大城市化(Metropolitanization)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既有后者的特征即大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地域空间的扩大,但也有后者没有的内容,即大城市人口的向外扩散,城市的郊区化、城市空心化、逆城市化;大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与大都市区之间首尾相连、分界日益模糊,复数的大都市区形成有机的都市圈(带)空间;与都市圈相联系的或其周边的中小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