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病害和防治(考点)

芒果病害和防治(考点)

ID:22033189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芒果病害和防治(考点)_第1页
芒果病害和防治(考点)_第2页
芒果病害和防治(考点)_第3页
芒果病害和防治(考点)_第4页
芒果病害和防治(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芒果病害和防治(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芒果炭疽病1.1病原与症状识别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的重要病害,由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Penz引起。芒果炭疽病主要危害芒果的嫩叶、嫩梢、花和果实,造成生长期叶斑、梢枯、落叶和落花落果及贮藏期果实腐烂。在嫩叶上,初期出现褐色小点,四周有黄晕,病斑扩大后形成圆形、不规则形水浸状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或几个病斑融合后可形成大的枯死斑,病部易脱落或形成穿孔,病叶皱缩扭曲。在成熟叶片上,病斑为圆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可多个融合而成大病斑,使得叶片部分枯死。嫩稍受侵染后出现淡黑色下陷病斑,以后发展为灰褐色斑块,病斑可环绕嫩茎或纵向扩展,若环

2、绕嫩茎一周,可使病部以上枝条枯死。花期感染花穗出现暗褐色小斑,小斑可汇合成不规则大条斑,最后引起花穗变褐干枯,常导致落花。在幼果上,初期出现针状小褐点,后病斑扩大汇合而成大的黑色坏死斑,果实脱落。果实近成熟期,初期出现针状小褐点,后扩大为圆型或近圆形深褐色凹陷斑块,多个病斑汇合成为不规则的大斑,全果逐渐腐烂。在潮湿时以上病部常出现许多橙红色分生孢子团,后期转为黑色小颗粒。1.2侵染来源与发生特点该病初侵染源主要来自树上的病叶、病枝和落地的病叶、枯枝和病果上的越冬菌丝体。嫩梢及花期,越冬的病残体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和雨水传到花穗及嫩梢上。该菌可进行

3、潜伏侵染,贮藏期果实的侵染来源主要是果实在采收前被潜伏侵染的病原菌。炭疽病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水膜中萌发,产生芽管,形成吸器侵入寄主组织;20~30℃的气温伴以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发病最适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植株幼嫩组织有利于该病的危害。每年的春季嫩梢期、花期和幼果期,若遇上湿暖大雾天气易造成该病严重发生,大量为害嫩梢、嫩叶、花穗和幼果。芒果炭疽病的发生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台农1号、紫花芒、粤西1号等为抗病品种;芒果炭疽病的发生与产区的气候条件有关,温度偏低、湿度偏大地区发病严重;对芒果采后贮运期间炭疽病的发生,其与采前果园防治水平、

4、采收果实成熟度、采收时果实的健康程度有密切关系,果园管理水平高,带菌量少、光滑、无伤的果实贮运期炭疽病发生较慢且轻,采收时已带病的(如细菌性角斑病、煤污病、烟煤病等)果实贮运期发病特别严重且快。1.3防治策略1.3.1选用抗病优良品种。选用台农1号、紫花芒、粤西1号等优良抗病品种。1.3.2搞好田园清洁及树体管理。及时清除果园地面的病残体,果实收获后及春季开花前,结合枝条修剪,彻底剪除带病虫枝叶、僵果,撒上适量的石灰,挖沟深埋,或集中销毁,以降低果园虫源和菌源;去除多余枝条,改善林间通风透气。1.3.3根据芒果的不同生育期发病及枝条修剪等农事操作情况,

5、及时喷洒杀菌剂,控制田间病害危害及预防剪口感染导致回枯。1.3.4重点做好梢期和花期及挂果期的病害防治工作。加强田间巡查,掌握好花蕾期、嫩芽期及花期、嫩梢期发病情况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在花蕾期、花期及嫩芽期、嫩梢期,干旱季节每10~15天喷药一次,潮湿天气每7~10天喷药一次。在挂果期间每月喷药保护一次,直至采前15天左右停止喷药。夏季高温施药时应避开中午高温及控制好使用浓度,避免对果实造成药害。1.3.5及时进行果实采后处理。果实采摘后24小时内立即处理,首先剔除有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果实,用清水或漂白粉水洗果实表皮,再采用保鲜药剂结合热水处理,即在52

6、~55℃浸泡处理10分钟左右,浸泡时间应根据果实品种和成熟度而异,或用防腐药剂浸果1~2分钟处理。晾干后在13℃以上低温或常温贮藏。1.4主要杀菌剂推荐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于修剪后喷洒植株,预防剪口感染回枯。使用咪鲜胺、氢氧化铜、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多硫悬浮剂等喷洒嫩梢、叶片、花(果)穗及果实。使用异菌脲、噻菌灵、抑霉唑、咪鲜胺、咪鲜胺锰络化物等药剂进行采后浸果处理。2芒果蒂腐病2.1病原与症状识别芒果蒂腐病是危害芒果果实的重要病害,在采前及贮藏期间均可发生。引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分别为芒果小穴壳蒂腐霉D.dominicanaPet.

7、etcif.、可可球二孢霉B.theobromaePat.和芒果拟茎点霉P.mangiferaeAhmal,所引起的蒂腐病也分别称为小穴壳属蒂腐病、芒果球二胞霉蒂腐病和拟茎点霉蒂腐病。芒果蒂腐病除危害果实外,还可危害芒果嫁接苗接口和修剪切口而引起苗枯和回枯。2.1.1小穴壳属蒂腐病该病在贮运期可引起蒂腐、皮斑和端腐3种类型病斑,蒂腐尤为常见。蒂腐型:发病初期果蒂周围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然后向果身扩展,病健部交界模糊,病果迅速腐烂、流汁,果皮上出现大量墨绿色(分生孢子器)的菌丝体,湿度低时可见分生孢子器上产生白色或浅黄色的孢子角。皮斑型:病菌从果皮自然孔口

8、侵入,在果皮出现圆形、下凹的浅褐色病斑,有时病斑轮纹状,湿度高时病斑上可见墨绿色的菌丝层,病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