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

ID:22034986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_第1页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_第2页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_第3页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_第4页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G623.2:B:1672-1578(2010)07-0195-01    :课堂作业一般都是教师为了检测、巩固学生所学而提前设计的,但最终完成作业的却是学生。所以,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通过以生为本的课堂作业帮助学生主建构,学好语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业设计以生为本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这里的作业,不同于课后作业、家庭作业,而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当堂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或活动,即课堂作业。  第一关键词:目标  这里的“目标”,从宏观上可以理解为“学生发展成人”、“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从微观上可以理解为“年段目标”、“一堂课

2、的教学目标”、“作业设计目标”。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的是将作业置身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微观层面上的理解。  判断一道作业题的设计是否优良,我觉得可以从俩个角度去考察:  1作业题是否紧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作业功能来看,“检测、巩固、反馈”等功能的实现是基于教学的目标,任何游离于本堂课教学目标之外的作业,只能成为“教练分离”的判断对象。反过来说,一道优秀的作业设计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俩者相辅相成。  2作业题是否体现语文能力的提高与甄别。即我们要思考的是这道作业题背后的“含金量”、通过它文明哭提升学生哪些语文能力,是对语言感知理解,是把握关键性词语的能力,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还

3、是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减少并杜绝非语文的作业设计,同时还要思考怎样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即让学生懂得完成了这道作业题我还有哪些不足。  在学习六上《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我发现课外语文同步练习上有那么一题作业:“请你为索溪峪写一则广告”。很明显这道题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但却没有提出明确的要学生达成的目标或要求。如此宽泛、没有边界的写,叫学生如何写,让老师如何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优劣的判定成了空话。我在本课教学中将其改为“请你为索溪峪写一则广告(要求内容结合课文,体现索溪峪的特点,语言活泼、有情趣,字数不少于10字)

4、”。有学生写道:请不“野”的您,到“野”的索溪峪,把“野”带回家。——程然  索溪峪“山野水野人野处处野”,快扑进“野”的怀抱,体验返璞归真的感觉吧?——徐瑞骋  第二个关键词:生本  沈大安老师在浙江省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总结报告中提出“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本”,即文本解读走向生本、内容选择走向生本、教学过程走向生本、反馈评价走向生本。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要走向生本。  所谓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成尚荣说“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设计、展开教学过程”。同样,课堂作业的设计也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亲历作

5、业的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方法,丰富语文素养。课堂作业一般都是教师为了检测、巩固学生所学而提前设计的,但最终完成作业的却是学生。所以,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喜欢这项作业吗,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去做?学生能完成这项作业吗,他们的作业起点是什么?学生有必要去做这项作业吗,作业背后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什么意义?所有的一切都指向学生的发展,课堂作业的“设计”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千万要杜绝以考试成绩为本,以教师方便教为本,而是要通过以生为本的课堂作业帮助学生主建构,学好语文。在这里,我想提出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①作业设计尽量做到有情趣,让学生喜欢做。

6、②作业设计要让学生亲历作业过程。除了考查记忆水平,如果一道作业题的设计只是为了让学生出标准答案,而没有展开、体现学生学生求索答案的积累、理解、运用等思维过程,不能称之为好的作业。③作业设计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检测、巩固,还要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习得方法,使学生“会学”。  第三个关键词:融合  有了好的作业,还应该统筹考虑作业呈现的时机,也就是如何更地与“课堂教学”和谐共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课堂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一些独特的作用,可以代替老师讲,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可以推进课文的学习等等。所以,它不应该是教学30分钟后的固定作业套路,

7、它应该没有刻板程式,应该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只要自然、需要、贴切、融合,它可以出现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作业设计应该与教学的“附加”。就作业呈现的时机,不外乎课始、课中、课末三个时间段。  但值得注意的还有三点,①作业在学生学习之前,可称为“前置性”作业。教师要思考怎样的作业适合学生自主完成,以给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前置性”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②作业在学生学习之中。有时特定的教学情境会产生教学灵感,教师会自主产生“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