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研成果推广 2

试论科研成果推广 2

ID:2203551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试论科研成果推广 2_第1页
试论科研成果推广 2_第2页
试论科研成果推广 2_第3页
试论科研成果推广 2_第4页
试论科研成果推广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科研成果推广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科研成果的推广中国学者甘永超(1962-)在他40岁前后揭示了“第三种波粒二象性”,而后又把爱因斯坦1905年、德布罗意1923年以及他本人1994年先后揭示的“三种波粒二象性”完美而又和谐地统一起来,构建了美妙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图景”,破解了现代科学的四大疑难(波粒二象性之谜、光的本性之谜、粒子与场的关系之谜、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结构单元之谜)并预言了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结构单元“太极粒子波”的存在。这些工作很可能促成“实物与场(或者粒子与波)的统一”,从而实现物理学的第六次大综合.当我们把“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理论与哥白尼、霍金的理论做一个对比就会发

2、现:甘永超的理论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他的理论的大多数预言在近二十年之内就已经被验证。此外,探索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结构单元还是一个亘古不变、极具魅力的话题。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分子论由罗蒙诺索夫提出,现代科学上占统治地位的则是夸克理论。而按照甘永超所揭示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太极粒子波”就是构成我们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单元。这是中国科学家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它将与完成物理学第一次大综合的牛顿、完成第三次大综合的麦克斯韦、完成第四次大综合的爱因斯坦一样彪炳史册!古老的东方文化也将会因此而大放异彩!鉴于英国科学家牛顿的“数学成果(被巴罗教授举荐而

3、一飞冲天)”与“光学成果(被胡克教授一压就30多年抬不起头来,直到胡克去世后的第二年牛顿的《光学》才出版)”之推销过程的冰火两重天,中国该怎样借鉴而有效推销自己科学家的成果呢?科学的产生孕育了科学家无数的心血和辛勤劳动,过程十分不易。但是相对于科学理论的产生,推广科学理论的路程则可称之难于上青天。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理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但并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却早已家喻户晓,这仅仅是因为霍金这个名字的效应吗?原因当然不仅如此。那么,科研成果应该如何推广才能被世人接受?一、科

4、学家必须持有科学的严谨态度,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按科学规律办事。科学态度是科学工作者基于对科学(包括科研成果)本质的理解、对科学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有人认为,科学态度包括: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习、尊重客观事实、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善于质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严肃认真、谦虚谨慎、刚毅顽强、百折不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二、崇高的科学精神必不可缺。弘扬科学精神对科学成果的培育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是科学文化的内核和主要内容。有学者指出,科学文化是指科学所渗入到人类一般思想之中的部分,表现在人类基本生存方式中

5、的部分,并认为,作为文化的科学也能够超越具体的科学知识,直接进入公众的思想深处。也就是说,作为文化的科学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将具体的科学知识作为前提。举例而言,在牛顿物理学之后,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成为社会主流话语体系的一部分,但是,是否接受这种话语体系,不以是否掌握牛顿物理学为前提,大部分公众对于主流话语体系是不自觉地接受的。由此看来,科学精神都是科学文化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内容。三、从近代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科学(包括科研成果)的推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受得起时间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才是真科学。四、依据需求者心理,所推销成果的特点,

6、发需求者的注意力及兴趣。在科技报道的写作中,应突出成果最主要的特点。如,宣传“汽车腻子”的替代产品,就应突出宣传它的质量好和成本低的特点。宣传“粉煤灰制砖”就应着重宣传砖的造价及实用范围与保温性能。突出特点,就能使用户一目了然地得到他们最急于了解的东西,进而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感到所在企业的发展和技术改造非这项成果不可。一个引人入的科技成果报道,应像一个好商品一样具有诱惑力,勾起需求者的购买欲。五、科技报道应满足多层次读者群得要求,做到既科学、又通俗,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有人认为,科技新闻的写作是一种翻译艺术,这个比喻是恰如其分的。抽象的科学主题,用通

7、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不失报道的深度和力度,这的确不容易。既然科技报道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出去,就应让不同层次的读者群看懂。这就要求记者是通才,有较宽的知识面。写科技报道不能只抄鉴定证书,对校内各专业情况的了解,应像推销员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性能、产品的质量、销售范围及其在市场的覆盖率一样,掌握成果在本领域的研究情况、特点及实用价值。报道科技的记者由于离科研人员近,比较熟悉各专业,写科技报道比其他记者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记者如能经常了解科研人员的科研动向、课题完成的进度,写出报道就容易掌握分寸,做到既不失科学性,又通俗易懂。六、讲究科技报道的推销艺术。如果

8、把广告比作是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纽带,那么科技报道就是高校与生产领域的桥梁。广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