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

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

ID:22035909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6

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_第1页
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_第2页
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_第3页
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_第4页
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践探析【】结合某深基坑工程实际情况,对该工程深基坑进行支护设计与施工,鉴于该深基坑深度较大,基坑周边都存在建筑物,本基坑主要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局部场地允许范围则采用放坡。根据基坑周边的荷载及支护形式分段进行现场模拟计算,同时结合本工程特点详细阐述本基坑支护施工过程,旨在为同类基坑支护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土钉墙支护;放坡    1工程概况  本高层建筑由4栋31层塔楼、2层群楼、2层地下室组成。建筑基坑开挖深度为9.00m,总用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一期地下室已建成,本次基坑支护为二

2、期项目。基坑场地东面6米为高5层的泰安居装饰材料商场,南面18米为高25层的2栋住宅楼,西面20米为吊鸡沥,北面5米为小区道路,距多层住宅约20米。本次二期项目位于场地的北侧,场地南侧为一期地下室。本基坑根据钻孔表明,场地地层有素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土层、残积土层及侏罗系基岩。本基坑平面图如图1所示。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施工经验,结合土工实验结果,参考规范规程等,本基坑支护各土层力学计算参数如下表1:  2深基坑支护方案  本基坑支护设计从安全、经济、可靠出发,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基坑周边环境分段进行处理。本基坑支护分3个区段

3、,其中1及2区段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1.1,3区段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1.0。本基坑主要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局部场地允许范围则采用放坡。当本基坑开挖时边界、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或土层情况与地质资料不符时,基坑支护设计应作相应的修改。  2.1本基坑1区及2区因距建筑物或道路较近,除上部1米采用1:1放坡,并设置1米宽台阶;下部采用直立开挖。为确保周边建筑物及市政设施安全,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采用双排φ550深层搅拌桩作超前支护,并起到止水围幕双重作用,另设置一排φ140钢管桩,桩间距为1.2m,桩长12m;设置7排φ

4、25-28土钉(基坑上部第一及第二层锚杆因处于填土层,成孔困难,采用同等强度φ48锚管代替),长度12~16米;另于-1.2米及-5.5米处设置一排3×7φ5预应力锚索。  2.23区段因距周边建筑物较远,从经济及安全考虑,采用放坡开挖,放坡坡率1:1,并设置一级台阶。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坡面挂X插筋,φ[email protected]×200mm钢筋X及100mm厚C20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台阶下部因土质较差,增加三排锚管支护。  3深基坑支护模拟计算  本深基坑根据基坑周边的荷载及支护形式分段采用北京理正最新版本基坑计算软件6.

5、0进行现场模拟计算。计算时,各段面土层采用最能代表该断面的钻孔数据,选取超载类型为满布均布,超载值为25kN/m。在本基坑计算分析时考虑到周边楼房荷载对本基坑支护产生的影响,提高本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本深基坑模拟计算。分别为动荷载10kN/m2,楼房首层地面堆载20kN/m2及楼房荷载240kN/m2,因为楼房主要荷载由人工挖孔桩基础承担,其桩端持力层位置低于基坑开挖底面,考虑到桩周承载力的影响,因此模拟计算时将楼房荷载的位置进行调整,调高至基坑开挖深度的影响范围内(强风化岩层中),增加了楼房荷载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的考虑,持高了基坑

6、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其中本基坑1-1区段(zk5)支护模拟计算验算简图如图2所示。经验算,外部稳定性抗水平滑动安全系数1.495>1.300,抗倾覆安全系数10.203>1.600,均满足要求。    图21-1区段基坑验算简图  4深基坑施工要点及要求  4.1放坡施工  本工程的放坡施工采取人工放坡方式,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坡面挂X插筋,采用φ[email protected]×200mm钢筋X及100mm厚C20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鉴于本基坑台阶下部因土质较差,增加三排锚管支护形式。  4.2搅拌桩施工  本基坑工程所采用的搅

7、拌桩桩径为550mm。在施工中要求搅拌桩桩端穿过含水砂层,进入残积土粉质粘土隔水层不少于1.0m,施工工艺采用四搅四喷,同时桩喷浆3min、增加桩底喷浆搅拌时间、严格控制垂直度和提升搅拌速度。另外,搅拌桩施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水泥掺入比15%,且不少于50kg/m,水灰比为0.55,施工要求采用4搅4喷喷浆法工艺施工,提升速度不大于0.5m/min,垂直度偏差≤0.5%,桩位允许偏差为50mm,桩径允许偏差为4%。搅拌桩施工时邻近不得进行抽水作业,若场地内水量较大则使用速凝浆材。桩与桩的搭接时间间隔不应大于12h,如间隔时间太长

8、搭接质量无保证时,应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  4.3钢管桩施工  本工程采用φ140(厚度4mm)钢管桩,桩间距为1.2m,桩长为12m;其中本基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