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赏析

论语经典赏析

ID:22036684

大小:5.64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0-26

论语经典赏析_第1页
论语经典赏析_第2页
论语经典赏析_第3页
论语经典赏析_第4页
论语经典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经典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论语》内容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了“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

2、动人。《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论语经典赏析》节选了《论语》经典语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论语》,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礼仪文化,学会如何做一个正直的“君子”。例如,《论语》中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可以教会小学生们应该如何成为君子,告诫他们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即君子应该是庄重而不骄傲的人,这句话简单明

3、了,很容易使小学生接受;再者,《论语》中有许多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学习的篇章,其中最著名的一句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可以教会小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让小学生早早知道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最后,《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人生思考的哲学性话语,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明了时间宝贵、来去匆匆的道理,教诲人们应该倍加珍惜时间。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从《论语》中挑选有价值的篇章让小学生来充分阅读,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会如何做人,还可以使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二

4、○一六年三月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名丘,字仲尼。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

5、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贵族出身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所以孔子是殷商的贵族后裔。圣人降世-52-孔子母亲颜征时年十八,其父叔梁纥已经七十二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周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八月孔子降生。孔子生而头上圩顶,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山,故名“丘”。早年生活孔子三岁丧父,其母带孔子与其兄孟皮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

6、贱,故多能鄙事。”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政治生涯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52-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

7、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鲁定公十三年,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周游列国孔子带弟子先到了

8、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52-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