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

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

ID:22039104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_第1页
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_第2页
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_第3页
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_第4页
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晏子春秋》的演变流程  摘要:《晏子春秋》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子升史的过程,并且《晏子春秋》在归属,特别是到了唐宋元时期,经历了儒墨的大碰撞时期,儒家和墨家的纷争是这一时期《晏子春秋》的一大特色,到了清代《四库全书》的成书,四库馆臣打破了儒墨之争,将原本是子部的《晏子春秋》,升至史部,这样经历了几百年的儒墨之争到了清代划上了句号。  关键词:晏子春秋;归属;目录学  :978-7-5369-4434-3(2012)03-077-03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其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可作为

2、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晏子春秋》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但是由于《晏子春秋》内容的庞杂,导致其书兼有儒墨两家的思想,故其在目录分类上有一定的区别。  《晏子春秋》一书名,最早出现于《史记管晏列传》: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

3、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1]  对于《晏子春秋》的归属应从历代史志目录和《晏子春秋》其书的内容来认识。本文主要从史志目录等目录学著作来探析《晏子春秋》一书的归属。  《汉书艺文志》中,《晏子》八篇,[2]其归属于诸子略的儒家类中,此处的《晏子》八篇应为现在内篇加外篇。《汉书艺文志》记有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故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

4、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3]从中可以看出在班固生活的时代,东汉人对于儒家的认识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4]学于六经之文,行仁义之举,尊尧舜文武,以孔子为师,并且班固亦认为晏子为儒家之一。  在《隋书经籍志》中有《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5]经籍三其归属于子部儒家类,书中对于儒家的认识儒者,所以助人君明教化者也。圣人之教,非家至而户说,故有儒者宣而明之。其大抵本于仁义及五常之道,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咸由此则。《周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人,其四曰儒,是也。其后陵夷衰

5、乱,儒道废阙。仲尼祖述前代,修正六经,三千之徒,并受其义。至于战国,孟轲、子思、荀卿之流,宗而师之,各有著述,发明其指。所谓中庸之教,百王不易者也。俗儒为之,不顾其本,苟欲哗众,多设问难,便辞巧说,乱其大体,致令学者难晓,故曰博而寡要。[6]经籍三其认为儒家是宣传圣人教导的人,所以到了战国后期,由于各家对于经义理解的不同,有孟轲、子思、荀卿的儒家流派。在这一时期,《晏子春秋》仍被看做是儒家的一家,而且在《隋志》中依然是儒家类的第一家。而《晏子春秋》由《汉志》的八篇变为《隋志》的七卷。  《旧唐书经籍志》有《晏子春秋》七卷,晏婴撰。[7]经籍下与《隋志》相比,由儒家的首位

6、下降为第二位,而《曾子》由《隋志》的第二位变为第一位,这也说明了《晏子春秋》在隋唐之际的一个微妙变化。  《新唐书艺文志》有《晏子春秋》七卷,晏婴撰。[8]艺文三两书对于《晏子春秋》的归属,仍然按照《隋志》的分法,认为是儒家的一种,而卷数也是七卷,没有发生亡佚的情况。与《旧唐书经籍志》相比,《晏子春秋》回到了子部儒家类的首位。  而北宋官修的《崇文总目》载晏子春秋十二卷,晏婴撰,原释晏子八篇今亡,此书后人采婴行事为之,以为婴撰则非也。[9]《崇文总目》是北宋官修的最大的目录书,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家书目,虽已残缺,但不能抹杀《崇文总目》在中国目录学上的重要地位。书中

7、对于《晏子春秋》的归属,亦划入子部儒家类中,并且认为《汉志》中提到的《晏子春秋》八篇已经亡佚,北宋官修的《崇文总目》中的《晏子春秋》是后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行事而做,书已非《汉志》中的《晏子春秋》。  南宋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尤袤的《遂初堂书目》[10]载有晏子春秋,晏子内外篇亦归属于子部儒家类。而由之前儒家类的第一位下至第二位,并且《晏子春秋》和《晏子内外篇》并存于世,但是不记卷数,推其卷数应与北宋《崇文总目》中记载的十二卷一样,《晏子内外篇》应为两篇。  同时期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记有《晏子春秋》十二卷,右齐晏婴也。婴相景公,此书著其行事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