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

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

ID:22044615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_第1页
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_第2页
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_第3页
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_第4页
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普法讲座<<行政许可法》讲座提纲一、实施行政许可的主要制度1、情报公开制度。情报公开是有关保障公民了解权和对了解权加以必要限制而组成的法律制度。行政许可法第30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消息。”第40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2、听证制度。源于英国普通法上的一个古老的原则——自然公正原则。即任何人不得作自己案件

2、的法官,个人权利受到影响时行政机关应当听取其意见。行政听证制度几源于这后一项要求。听证制度的法律价值直接体现了行政公正。行政许可法第四章第四节做了专门规定,第一启动听证的条件,第二明确了听证程序适用的范围,第三规定了听证程序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听证的范围:(1)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2)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3)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听证的效力:有两种作法:一种是美国的案卷排他性原则,即行政机关的决定必须根据听证会案卷作出,不能在案卷之外,以当事人不知道或没有论证的事实作为行政决

3、定的根据,否则,行政裁决无效。一种是德国、韩国、日本、瑞士等国家规定的听证记录对行政决定的作出有一定的约束力,但行政决定不是必须以听证记录作根据。3、说明理由制度。行政机关要对行政相对人说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理由和行政行为的正当性理由。行政许可法第32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4、教示制度。6是指行政主体在进行某项行政行为之前、之中、之后对行政相对人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如何行使有关权利,履行有关义务等,负有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告知相对人并加以指导的义务;若行

4、政主体未履行该项义务而导致相对人丧失权利或未履行有关义务而遭到损害,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程序制度。行政许可法第30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消息。”第32条(二)项规定,“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及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第38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一点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三)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分苹果”与“重程序”:我们从姐妹分苹果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程序的重

5、要性。姐妹俩分一个大苹果,采取什么方法分?一个办法是让大人切一刀,两人各拿一半,但大人不一定切得很公正,难免有“偏心”之嫌;另一个方法是如三字经上说的“融四岁,能让梨”,从道德角度讲这是好的,但从法律角度讲还是牺牲了一方利益。倘若引入程序规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姐妹俩谁切都行,但操刀的人要后拿自己的那一半。这个程序规则使得切苹果的人必须把苹果切得公正,否则自己吃亏。这就是程序的价值。这个案例提醒人们,办事欲达目的,方法必须正确,程序必须公正。重实体轻程序是我国行政机关的积习和流弊,大量的行政行为中均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行政许可也不例外。因此,行政程序成为现代行政

6、法关注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出台的《行政程序法》就是例证,而我国也正在加快行政程序立法的进程。程序是保证行政权利正确实施的关键。确保程序的正公在行政许可法中得到了体现。行政许可法按照公开、效能与便民的原则,对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程序和时限作了明确规定。1、申请程序。申请行为必须符合以下要件:(1)申请行为必须向有许可权的行政机关提出。(2)申请人有明确的意思表示行为。(3)申请人必须提交所需的有关材料。规定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2、受理程序。6行政机关收到申请人提出的许可申请后,可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以

7、下处理:(1)予以受理。对于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2)要求更正。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3)限期补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4)不予受理。有两种情形:一是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是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