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立夏阅读附答案

英雄 立夏阅读附答案

ID:22049525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英雄 立夏阅读附答案_第1页
英雄 立夏阅读附答案_第2页
英雄 立夏阅读附答案_第3页
英雄 立夏阅读附答案_第4页
英雄 立夏阅读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雄 立夏阅读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英雄立夏阅读附答案  英雄英雄立夏阅读附答案  英雄立夏  一  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  她坐在台下,晶晶亮的眸子中全是台上英武的他。  他是学校请来的英雄,笔挺的军装上一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  他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手中的演讲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举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帜。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面对一颗嗤嗤作响的手榴弹,他毫不犹豫地捡起来扔出去,挽救了被吓呆的战友。  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朦胧中台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乡音都显得那么亲切。  “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

2、住他的。”她在心里默默地想。  二  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  学校组织去农村体验生活。  如果不是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他曾经是英雄,她是一丁点儿也认不出他了。  埋头在田里劳作的他跟其他的农民已没什么两样,披着一件灰蒙蒙的褂子,失却了红晕的脸还是那么黑,却变得黯然,村干部介绍的时候,他憨憨地笑,脸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轻的影子。  他坐在田头抽着烟卷,好几次她都想走过去跟他说几句话。看着烟头一明一灭,她终于还是没过去。  她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什么话。  &    nbsp;三  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

3、  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  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经很陌生了。  她忍不住悄悄告诉女儿卖煎饼的是一个英雄,女儿懵懂地吵闹着,要去看英雄。  她带着女儿折回去,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匆忙带着女儿离开。一边哄着女儿,一边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敬佩。  她还记起来当时听完报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三指的样子,想象着那种悲壮。  四  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  她在民政局混上了

4、科长的位置,工作还算清闲,生活不好不坏。  当他在她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认出他,原来他是来申请困难补助的。  她给他倒了杯茶水,他受宠若惊地捧着,只会一迭声地说谢谢。她陪着他办完了所有手续,而他不知道为何受到如此礼遇,越发地惶恐不安,一个小时里说了不下五十声的谢谢。  望着他佝偻着背离开,她开始努力回想他年轻时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真的曾经是个英雄吗?”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觉得那么茫然。  五  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那天她在办公室喝着茶    ,翻着报纸,四十年前的他

5、突然映入眼帘。犹如被雷击般,她手中的茶杯怦然落地。  他在回乡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伙劫匪,一车人里只有他挺身而出,搏斗中,他被刺数刀身亡。报道还提到,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年轻时他就曾因救人成为部队里的英雄典型。那张穿着军装的年轻的照片,据说是他唯一的一张相片。  一瞬间,泪水又涌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她含着眼泪坐在台下仰望。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十年为一个叙事单元纵向组织材料,用特定场景展现人物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在这种变迁中展现作品主题。  B.小说在

6、塑造英雄形象时,多用巧合安排人物的相见,主要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动作、神态等描写来侧面塑造英雄的人物形象。  C.“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女主人公在听到英雄事迹汇报时,记住了英雄的右手和容貌,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D.小说结尾写到“泪水涌上了她的眼睛”,这眼泪一部分是因英雄的死去和英雄的一生而流,但更多的是为社会的冷漠而流。  E.小说写到女儿看到英雄的手时哭了,又描写女主人公当年不害怕,意在形成对比,表现女主人公的勇敢和孩子缺乏英雄崇拜意识。  (2)第三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7、6分)  (3)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小说中的“她”最突出的形象特征,并分析这个人物的作用。(6分)  (4)有人说,小说中50岁时的男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和鲁迅笔下中年闰土的完全一样,你同意吗?为什么?并探讨造成英雄改变的原因有哪些。(8分)  (1)A3分,B2分,D1分。  (D项对内容把握得有失偏颇,有脱离语境拔高主题之嫌,所谓“更多的是为社会的冷漠而流”不准确。C项,文章第四部分写到她无法回忆他年轻时的容貌,所以C错。E项分析过度,小女孩的哭泣一方面是由于只有5岁年纪太小,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发现眼前的英雄和心中的想象

8、反差过于巨大而哭泣;同时也不是为了表现女主公的勇敢。)  (2)不可以。1内容上,通过虚写(回忆)当年她对英雄的崇拜,侧面烘托了他当年的英雄形象;2主题上,揭示作品主题,反映社会上当年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之热烈,反衬当下英雄被漠视的遭遇;3结构上,呼应第一部分中她被英雄事迹感动的内容,又为下文写她始终记得英    雄并最后为英雄的下场落泪埋下了伏笔,使文章结构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