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中风课件

针灸学中风课件

ID:22050417

大小:4.94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0-26

针灸学中风课件_第1页
针灸学中风课件_第2页
针灸学中风课件_第3页
针灸学中风课件_第4页
针灸学中风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学中风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学—治疗各论中风什么是中风?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急性脑血管病缺血性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脑栓塞脑出血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有或无意识障碍病因病机中风病的总病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中风是痰瘀等各种病理产物阻闭脑脉(缺血性)或损伤脑络,血溢脉外(出血性),最终造成元神之府脑窍闭阻,脑神不能支配人体各种正常的功能活动而引发中风。中风中经络中脏腑意识障碍辨证1995年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

2、临床及实验研究”为题的科学研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建国以来中医临床研究所获得的最高奖励。针灸教学和针灸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分别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1999年被国家中管局列为十大医药科技推广项目之一。“醒脑开窍针刺法”简介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国家中风病临床研究基地治疗治疗上,针对病机立“醒脑开窍”大法,将“治神、调神”作为贯穿中风病各期的主线。以督脉穴为主,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醒脑开窍法可用于中风全

3、过程(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经络并不是痰瘀直接闭阻半侧肢体,主要病灶在脑,中经络也应该用醒神、调神的方法来恢复脏腑和肢体的功能,所以中经络、中脏腑都可用醒脑开窍治疗。治疗注意事项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况应慎用或禁用:(1)暴发型的严重出血病人。①脑干、脑室出血2周以内;②内囊出血损伤丘脑下部2周以内;③丘脑、基底节出血、血肿在20ml以上,病程在2周以内;治疗④大脑半球出血,血肿在40ml以上,病程在2周以内;⑤脑出血病情逐渐加重,尤其是生命指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进行性改变(2)有脑疝倾向者

4、;(3)严重脑水肿;治疗治疗治疗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即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治疗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治疗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治疗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治疗治疗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

5、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治疗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屈肘成120度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治疗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腱之间。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中风病其他并发症的治疗饮水呛咳——风池、完骨、翳风、上廉泉针向结喉,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手指固握——合谷透三间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言语不

6、清——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毫升;足内翻——丘墟透照海约1.5~2寸,局部酸胀为度。便秘——外水道、外归来、丰隆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复视:针天柱、晴明、球后。肩手综合征——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按语中风是针灸主要适应证之一,应及早治疗。鼓励康复训练,注意患肢摆放。预防至关重要。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