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政务公开首页

附件-政务公开首页

ID:22061312

大小:8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6

附件-政务公开首页_第1页
附件-政务公开首页_第2页
附件-政务公开首页_第3页
附件-政务公开首页_第4页
附件-政务公开首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件-政务公开首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2017版)为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指导地方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制定了本编制指南。园区在编制实施方案时应与本地区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相结合,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在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一、总体要求(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园区改造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化改造

2、示范园区,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二)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统筹规划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突出构建清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三)以表格形式细化年度投资计划、具体项目实施期限和达产年限、规模,清晰界定年度实施范围和进度,便于进行年度评价和验收。—11—(四)清晰列明园区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情况,便于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检查。(五)实施方案编制的基准年为2016年,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1.当地经

3、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本地区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简述。2.园区概况。主要包括园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占地面积、自然条件、功能区划等内容。(附园区区位图和园区功能区化图)3.经济发展和产业基础。描述园区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园区主导行业、重点企业及其发展状况。4.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描述园区内人口状况,科、教、文、卫状况,基础设施状况、道路交通状况等。5.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共享等情况。6.资源环境现状。园区主要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水平及其与省内外的比较;资源产出率情况,近三年节能减排

4、目标完成情况;污染源数量和分布;主要污染物特征和产排污量;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应急方案;园区建址的环境敏感性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环保投入;环境管理等。对一些资源环境指标要用表格形式列出基准年及实施期限内各年度的指标值。—11—(二)园区发展面临问题和循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1.目前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义。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园区综合竞争力提高、资源约束改善、资源产出率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5、优化等方面分析循环化改造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园区的影响和意义。(三)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1.有利条件分析。从产业基础、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政策机制、园区管理、周边产业配套等方面分析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2.制约因素分析。要深入分析制约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四)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1.总体思路。2.基本原则。3.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从园区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科技创新、

6、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园区改造的总体目标。(2)主要指标。在开展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定体现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效、可量化的指标。指标应包括园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关联度、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控制和管理、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11—提出的有关约束性指标要进行科学测算,具体指标体系可参考附表。(3)目标可达性分析。根据园区发展趋势,结合园区循环化改造中重点支撑项目的引进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分析主要目标的可达性。(五)主要任务。按照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要求,对

7、园区循环化改造进行总体框架设计,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多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推进循环化改造。(附园区循环化改造总体框架图)1.空间布局方面。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对园区现有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评估其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并据此提出园区优化布局的具体任务。(附园区空间优化布局图)2.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结合本区域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考虑园区环境承载力和地方发展需求,围绕提高资源

8、产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提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主要任务。3.—11—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方面。围绕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出建设和引进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等方面的主要任务。(附循环经济产业链图和物质循环利用图)4.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化方面。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开发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