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

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

ID:22070021

大小:87.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27

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_第1页
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_第2页
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_第3页
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_第4页
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第1篇:从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谈棠香街道农业发展战略一、棠香街道农业资源现状1.地理地貌概况棠香街道位于北纬29°42?,东经105°45?。地处大足区中部地区,北接中敖镇、西接龙岗街道、南接宝兴镇和龙水镇、东面与智凤相连、东北毗邻宝顶镇,是旅游大足石刻的必经之路。2.社会经济状况全街道辖5个村,7个居委会,40个村民小组,6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84万户,户籍总人口7.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万人,农村劳动力1.04万个;粮食播种面积2121

2、.3公顷.主要农作物产量:粮食1.46万吨,油料858吨,蔬菜1.69万吨,水果1210吨,生猪出栏1.95万头。家禽15.28万只;水产品677吨;造林7.75公顷。农村经济总收入25.7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3.地质状况濑溪河干流由西向东贯穿棠香东西,与化龙溪河由北向南和玉溪河自西南向东北的两条支流在水峰村交汇入濑溪河干流。土壤以红棕色为主,坝子边沿河流一带为遂宁组新冲积发育成紫色潮土。4.气候资源状况棠香街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较充足年平均日照为1233

3、.3小时。总雨量尚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09.3毫米。降雨量最多月份是7月,年平均为183.5毫米,次为8月,年平均降雨量为165.4毫米.历年无霜期325天。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盛夏伏旱较多,初夏与秋季多绵雨,冬季较暖,霜雪少,降雪期最长达5天。5.林业资源状况街道森林覆盖率41.5%,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分别对用材林、防护林、风景林、经济林进行了全面打造,累计造林3200亩,6.水资源状况棠香境内有各类水利工程157处,其中山坪塘99口,灌溉面积3000

4、余亩,可蓄水40余万立方米;石河堰42道,灌面2600余亩,可蓄水36.42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座,灌面560亩,可畜水27万立方米;电力提灌站15处,,灌面6500余亩;各类渠道共有60余公里.境内有濑溪河干流、化龙水库溪流。7.农业推广人员和农业从业人员情况至1999年止,我区有农业科技人员1105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385人。辖区内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还有2725人各类职工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此外,我区现有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达3

5、7.8万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约4.8万人,初中以上文化约19.7万人,这些都是我区的宝贵财富。8.交通条件我区是川东重镇达州市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襄渝铁路、国道210汉渝公路与省道巴彭路、成达铁路、达万铁路成十字交叉贯穿全境,达渝高速公路县境内已全线通车,汉渝路、达通路、达开路等国道、省道及部分县道已达到二级路。全区基本实现村村通标美路。9.农业资源现状的综合分析棠香街道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以丘陵为主,地域差异明显,土地资源较多,但人均数量较少,土壤类型复杂,肥力差异大,中低产田土面积大,气候

6、温和,夏季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但分布极为不均,一般春季降雨早,夏季雨量集中,夏旱、伏旱常常出现、秋季多阴雨,冬季雨量少、雾天多、日照少,无霜期长,水资源丰富,但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浪费大,利用率低,特别是旱地灌溉水源差、灌溉条件差,农业基礎条件差,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数量上较多,但与生产结合较差,掌握技术落后,推广手段落后,交通件较好,但还为发挥其对农业商品流通的积极作用。信息闭塞,科技意识淡薄,农业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现代农业仅刚刚起步,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和加

7、入WTO所带来的挑战。二、棠香街道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1.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1)农业结构配置不恰当。①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红薯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大,油料作物如油菜、花生次之,其他经济作物如烟叶等较少,在这些作物中优质品种所在比重不大。②种植业与林牧渔配置不合理,全县种植业占农业总收入的46.4%,林牧渔共占53.6%,不但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四川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是比较大的。(2)农业资源合理浪费大。①土地资源浪费大,我区冬水田、冬闲田面积每

8、年保持在.25.9万亩,占田面积的43..0%。②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③西北部荒山荒坡多,森林植被少。④夏季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由于坡耕地保水保肥力差,灌溉条件差,夏旱伏旱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3)农业基础条件差,生产手段落后。①我区中低产田土比重高,面积大。②设施农业较少,简易大棚面积不超过200亩。③基本上只是村村通机耕道,还未达到社社通机耕道,且路基窄,路面差。④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使用少,一般仅用于运输和抽水,机耕很少。(4)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①肥料凭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