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

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

ID:22086740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_第1页
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_第2页
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_第3页
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_第4页
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新时期上好小学数学课(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腾旗土城子镇总校内蒙古赤峰024000)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作为教学的一个组织、引导和参与者,在教学的过程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双边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关键作用,即通过创设疑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能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进一步的诱发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理念;应用意识  :G623.5:B:1672-1578(2012)05-0156-01

2、  1.激发学生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愉快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首先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唤醒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呢?  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学习数学的动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并列出算式:30+

3、20,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基础,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思考,作出了如下算法:①十个十个地数,30、40、50。②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③3+2=5,30+20=50。并让他们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60+20,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就起来了。  2.努力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好奇心是小学生的

4、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指出:“创造能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开发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使他们富有创造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创造性,努力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如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51年的年历;在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

5、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等奇妙之处,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之心。我在教学小数除法的时候,我把枯燥的除法题编成了一道学生们最熟悉的购物的问题。今年由于物价上涨,老师买豆角17元才买回2斤豆角,同学们知道多少元一斤吗?这是一道小数除法题,很多学生马上就能猜出8.5元,可是8.5元是怎么算的呢?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老师只有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让他们体验到种种奇妙的数学观察。这样一来学生感兴趣了也就爱学数学了,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3.巧借道具,构建“愉”、“悦”情感  学

6、生学习是要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的。上课前,教者应构建“愉”、“悦”的教学情感,使学生在一节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可以利用澳门回归事件。老师出示一面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满怀深情地说:“同学们,澳门已经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这是一面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7、,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里,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区旗也使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当然,新课的导人方式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简单的一个设问,普通的一声问候,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总之,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4.让学生加入到讨论  课堂讨论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

8、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讨论中有的学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们只“作”不“合”、只“议”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