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ID:22089238

大小:29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7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1页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2页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3页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4页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中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作者:Admin 来源: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 更新时间:2010-1-229:48:55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电力电气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等电力电气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2、建筑节能服务行业,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低其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为目的,提供服务与管理的经济活动的相关主体总和。其要点如下,一是以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降低作为相关的经济活动,它有别于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二是这种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建筑能源消耗的统计、监测、诊断、改造方案设计融资实施、节能运行和管理、节能技术服务、节能量交易等;三是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相关主体,具有社会公益性、商品性双重特征。建筑节能服务行业示意图如下:    行业规模       根据E

3、MCA(中国节能服务协会)初步调查统计结果,截至2008年底,全年规模以上节能服务产业完成总产值约为417.3亿元,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投资116.7亿元,综合节能投资253.2亿元。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形成年节能能力1235.12万吨标准煤,年减排796.85万吨碳。专业资料整理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中国建筑节能的市场潜在规模巨大。目前中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并以每年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长,而且在现存40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5%以上未进行任何节能处理,若对其中仅三分之

4、一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按每平方米100多元计算,就有至少1.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赛迪传媒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07年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规模为24.9亿(EMC为5.51亿),其后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EMC平均年增长61%),将在20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亿,是2005年的8.45倍。而建筑领域EMC在整体市场中的比例将不断上升,从2005年的17.49%上升到38.74%,比例增长一倍以上。  国内外发展现状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WO

5、RD文档下载可编辑节能业务在美国开展比较成熟,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能源服务经验,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政府鼓励、建筑业主主动、企业运作为主的格局。政府通过颁布节能标准和法令、推行节能标识、提供节能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形成建筑节能法制和经济环境。建筑业主为执行节能标准和法令,需要寻求节能服务,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费用支出。由此,创造了庞大的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节能服务企业依靠专业化服务,帮助建筑业主实现节能目标,分享建筑节能的收益。       中国涉及建筑节能的法律条文较少,难于操作,政府在建筑节能方面办

6、事效率较低,影响企业进行建筑节能的热情。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也涉及到建筑节能,但相关条文少,内容原则化,实践中难于操作。中国70%的节能服务项目都集中在工业生产领域,公用、民用、商用节能项目的比例小,而后者恰恰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市场。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如美国等,在公用、民用、商用节能领域的投资较高。从市场的绝对规模看,由于中国起步较晚,整体节能服务市场规模较小,加上工业节能市场占比高,建筑节能市场的规模远远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      中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但是节能服务

7、企业却很少,市场处于萌芽新兴阶段,技术应用和服务体制不完善。国内建筑节能行业技术消化能力较弱,新技术、新材料、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实施节能战略以来,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内开展了众多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在通风技术、遮阳技术、太阳能技术、中水系统技术、地源热泵技术、节能墙体材料、节能门窗和供热制冷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但新技术新产品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率极低,研究开发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节能服务企业技术消化能力较弱,在配套技术、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施工工

8、艺不成熟、节能产品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太阳能、地热、风能、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刚刚提上日程,利用比例很低。    在中国,建筑节能的主导是政府,虽然建筑节能行为带给社会丰厚的公共利益,但实施建筑节能的企业得到的报酬偏低,导致节能投资收益外部化,企业缺少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建筑节能。中国的节能机制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比较落后与国外先进国家: 节能机制的国内外比较国内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