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

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

ID:22091228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_第1页
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_第2页
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_第3页
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_第4页
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民族声乐的发展摘要:中国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为代表的,是在继承并发扬了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民族声乐建国前在战乱历史进程中演变,发展,创造,建国后与美声唱法在矛盾与竞争中交融,20世纪末在繁荣文化背景下飞跃,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单一性;交融;民族性  :J648:A:1005-5312(2012)32-0121-02  民族唱法的定

2、义,广义说包括中国的戏曲、说唱、民歌和带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的唱法。狭义地讲,是指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时所用的技术方法和规律,或者说由广义基础上发展成的一种演唱风格,这种风格用于演唱民歌及改编民歌、民族风格较强的创作歌曲,从作品到唱法都区别于欧洲传统唱法。本文将结合历史的文化背景及传统唱法,侧重后者部分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进行阐释。  一、建国前的单一性发展  翻开中国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也相对落后,中国声乐艺术在饱受战乱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发展

3、,创造。传统唱法在这个历史阶段的审美倾向显不了特有的单一性,政治和经济的落后使人们的审美趣味趋于较低的水平。这一时期,人们往往偏爱最鲜艳和最耀眼的色彩,音乐上偏爱响亮和活泼的曲调,从音乐的创作,结构织体到演唱方法都是比较单一朴素的,呈现出一种单线条的音乐思维,从表演者到观众双方的制约来看都反映了这种特殊趣味。另外,由于专制的严酷现实,人们为发泄不满采用隐蔽的含蓄的表现手法。在封建社会中,歌唱的出现与生产发展是分不开的,它们形成了两个分支:一支是宫廷歌手侍奉皇帝,农民和一般市民并不喜欢宫廷歌手的演唱,

4、而欣赏民间艺人的演唱,这是另一支脱产的专业歌唱队伍,他们走村串巷,到茶楼、酒肆去卖唱,或入户说唱。农民和市民喜欢听民间艺人的演唱,后来地方民歌发展成地方戏曲,如河南梆子、山西梆子、秦腔、广东粤剧、昆曲、冀东皮影、评戏等。这些戏曲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一方面演唱具有方言特色和本土个性,一方面故事内容取之于民,而除此之外,别无其它形式的音乐艺术种类供人们欣赏,因此这种无数次的审美经验久而久之就积淀下来。  二、建国后与美声唱法在竞争与交融中发展  建国后,民族声乐自50年代进入部分艺术院校成为一门独立的专

5、业,情景发生了变化。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察,自本世纪初期,西洋的歌唱形式和方法传人中国,新式音乐学府的创立,为中国声乐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审美趣味的转变已露端倪,逐渐形成其氛围。西洋唱法以其科学系统的优势,在学院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两种唱法在教学实践和歌唱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以及相互矛盾的现象。客观地说,这种矛盾是不能回避的,也正是这“矛盾”使民族声乐的发展在主客观上成为可能。黑格尔有段名言,他说“凡是始终都只是肯定的东西,就会始终都没有生命。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

6、痛苦前进的,只有通过清除对立和矛盾,生命才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如果它停留在单纯的矛盾上面,不解决那矛盾,它就会在这矛盾上遭到毁灭。”  民族生于与美声由于产生、发展不同,时代背景的不同,两者各有其特点。美声唱法较重共鸣、音质,演唱易偏重唱“声”,是一种“高雅和寡”的声乐演唱形式;而民族声乐唱法则讲究“字正腔圆”,吐字清晰,以字带声,演唱时易偏重唱“词”,可谓“雅俗皆宜”。更准确地说美声唱法注重歌唱的语言,民族唱法注重生活的语言,因此,元音安放的地方不同,这是两者审美观不同的缘故。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

7、燕曾在《当代世界声乐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一文中,对这一时期的声乐界的概况和教训有过详细的论述。由于当时形势所迫,文艺为政治服务成为绝对,左倾路线要求两种唱法一律为工农兵服务,结果是这两种唱法各执一端,双方都缺乏冷静的科学的分析,对对方和自身的历史现状、专业特点、技术体系等等,都还缺乏足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以造成了很多的误解和很大的思想混乱。这一时期大批的专家和歌手投入到史无前例的“大实践”中,两种唱法以暗流的方式在交融,摘要:中国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为代表的,是在继承并发扬了

8、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民族声乐建国前在战乱历史进程中演变,发展,创造,建国后与美声唱法在矛盾与竞争中交融,20世纪末在繁荣文化背景下飞跃,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单一性;交融;民族性  :J648:A:1005-5312(2012)32-0121-02  民族唱法的定义,广义说包括中国的戏曲、说唱、民歌和带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