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

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

ID:22092299

大小:7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7

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_第1页
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_第2页
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_第3页
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_第4页
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旙与研究1498年,达•迦马的船队抵达印度之后欧洲与东方的新航路打通了,葡萄牙人开始收集大量而系统的亚洲地理学和人类学的情报,为进人中国作准备。1517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委派在马六甲从事香料与药品生意的葡萄牙人多默•皮列士(Tom6Pires)为领队,率葡萄牙使团抵达广州,这是西方来华的第一个外交使团。之所以选择皮列士,是因为他刚完成了《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的编写,这是第一部由欧洲人撰写的描述东方包括中国地区的历史、地理、博物学、人种志学、经济和商业等人文信息的专著。因皮列士的航线与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大致相近,中国学者认为他“

2、弥补了郑和叙述的不足,其细致人微的记述,生动地再现了16世纪时期这一地区的地理历史和人文风貌”[1]。该书在当时的欧洲影响颇大,皮列士因此成为出使东方的最佳人选。然而,一般研究者很少注意到皮列士原本是药剂师(apothecary)的身份与他出任大使和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15~16世纪欧洲的药剂师称呼和地位与现代药剂师(pharmacist)略有所不同。那时欧洲医学与“药用植物”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药都来自植物,药剂师地位相当于专业医生,除了配制草药提供给医生和病人,销售烟草和秘方,他们还充当外科医生甚至产科医生,能在药房为病人做手术。技术高超的药剂师服务

3、于王室,皮列士曾是葡萄牙王子艾费尼松的药剂师,这可能是他得到王室的信任的原因之一。采撷本草、探访草药的不同疗效,分析药物的化学成分是药剂师的本分,职业造就皮列士之类的药剂师们拥有对事物精细观察、记录准确而详尽描绘的能力,谙熟信息收集、分类和分析的科学方法,这套方法属于欧洲传统知识体系一博物学。皮列士的专业技能在编辑《东方志》时充分展示出来,该书是根据商人、航海家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经细致考察、分析挑选编辑而成的。西方学者以为皮列士是一位“有辨识力的考察者”。地理大发现的商业目的之一是去东方寻找香料,对草本植物拥有专业辨识技能的药剂师往往会获得航海家和殖民者的

4、青睐,邀请他们陪同前往。1575年西班人奥古斯丁修会士马丁•德•拉达(MardindeRada)进人福建地区探访,收集大量学术书籍,其中涉及占星术、天文学、手相术、算学、律法、医学、剑术和经学等多个领域,他唯一肯定的中国学术是医学,指出“他们像草本学家一样从经验知道草药的本性,并像我们在迪斯科里德(Droscorides)书里那样对草药加以描述”,而“所有别的方面都不值一顾”。他收藏的医药和本草书籍中有古代和当代的作品,涉及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预防等内容。直至18世纪,世界著名博物学家林奈(CarlvonLinne)还鼓励学生彼得•奥斯贝克带着科学眼光去中国考察

5、自然世界,为其编写《植物种志》在世界范围收集植物的信息。奥斯贝克自瑞典哥德堡启程时说:“我非常渴望了解中国药草的知识,以及各种草药所对应的疾病信息,……我希望征询那些能在这方面给予我指导的人,并获得一定答案。”正如传说中神农尝百草之后编写《神农本草经》,西方药剂师和博物学家也习惯性地收集采撷异域的新奇花果与药草寄回国内。1658年,波兰籍耶稣会传教士卜弥格(MichalBoym)在写给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公爵的信中说:“给您寄去两种在寒冷气候中也能结果的树的种子,信中还有关于这两种树的说明。”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探险家在东方和中国的博物学“发现之旅”,可视为是

6、东西方学者对话与交流的学术互动,在这场知识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本草学或博物学成就及医疗体系,通过传教士、医生、药剂师和外交官的书信、日记和游记以及他们邮包中捎带上的花种或树种,传向西方世界,开花结果。二、中草药的采撷识别和《本草纲目》的西传麝香,在17世纪欧洲知名度和市场的需求量,可借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斑略知,《李尔王》说“好药剂师,给我一盎司麝香,让我除去想象中的臭味道”,它主要由东方进口。另一种从东方大量进口的药材是大黄。第一位进人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发现麝香和大黄最初由西方引进,现在由中国高价返销至欧洲,获取巨额利润,“在这

7、里买一镑大黄只要一角钱,而在欧洲却要花六、七倍之多的金块”。其实在中国药材市场上,欧洲人比较容易辨识的是大黄、胡椒、肉豆蔻和麝香。他们不仅了解到麝香的制作过程,还惊奇地发现麝香有真假之分。大多数植物、水果和本草他们并不认识,更不明晰药草用法与疗效。比如,利玛窦说:“这里还可以找到葡萄牙人叫作中国木,而别人则唤作圣木的那种能治多种疾病的著名药。它不用栽种,野生在荒地上,只要花点采撷它所必需的人工钱就能买到,但却以高价出口。”卜弥格在《中国植物志》(FloraSinensis)给出了答案:茯苓(FoLim)(图1)。解说:“葡萄牙人称中国根为PaodeCina,欧

8、洲人称它为China。它大量生长在云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