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

ID:22115207

大小:3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7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_第1页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_第2页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_第3页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_第4页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2.,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5.,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2014学年长

2、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2.,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5.,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

3、模试题与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2.,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5.,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4、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蝶恋花》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  “”和“”。(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  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  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D.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

5、,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东晋的,我们还学过他的《》(2分)

6、  9.翻译句子(3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  C.“土地”“交通”“妻子”“绝境”等词语跟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D.“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园中人不愿被“外人”打扰。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

7、而逃之。  (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释】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太公:姜太公姜尚。薇:蕨类,一种野菜,可食。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及父卒扶而去之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8、 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