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

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

ID:2211753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_第1页
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_第2页
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_第3页
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_第4页
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改的尝试【摘要】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地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2)引进其他课程资源;(3)处理好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4)处理好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课改教与学课内与课外    【】G622【】A【】1674-4810(2011)06-0141-01    一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首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

2、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员参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

3、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学生足够多的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合作、探究铺路;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和高效的学习。  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  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课本奉为经典,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教材内容不能增删,教材顺序不能调整。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

4、的课文可以删去或调整,其次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  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小学阶段,对于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语文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凭借,所以一定要用好并教好语文。  值得警惕的是,出现了甩开教科书,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的倾向。如,基础知识还没有学完就大量引进其他文字或影像资料。与此相关的,如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还没有理解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教师就鼓励学生离开课文发表意见。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不去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而鼓励学生大谈苹果、梨子比花生好,又好

5、吃、又好看……引导发散思维要适时,引进课程资源也要适当。比较好的做法是老师在教学前适当引进背景资料,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文字、声像资料,教学后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书籍、文章。  三处理好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

6、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2)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重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但由于组织不利,既浪费时间,收获也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切实可行,讲求

7、实效。  四处理好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语文教学所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和丰富的想象。要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