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

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

ID:22126447

大小:3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7

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_第1页
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_第2页
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_第3页
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_第4页
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    摘要京津冀城镇化进程在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给区域的水资源系统带来严重的?{迫效应,与此同时,水资源总量和水环境的承载力也给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带来显著的约束效应。通过构建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比分析京津冀“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动因具有地区差异性,北京市和天津市城镇化发展主要得益于空间子系统的发展,而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则依赖于人口与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京津冀三地水资源系统除水资源利用能力子系

2、统持续上升外,其余子系统均存在波动;京津冀三地虽然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度起点不一,但经过多年发展最终都处于高度协调水平。据此,提出加大京津冀经济、社会、生态领域的合作,实现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京津冀;城镇化系统;水资源系统;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127;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9-0061-07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进行经济来往的必经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并确定了“优

3、化首都核心功能,强化京津双城联动,通过提升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战略目标,由此京津冀地区迎来了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实现该宏伟蓝图,京津冀地区必须借助协同发展大势,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建设成集约、智能、绿色的新型都市群。但城镇化进程在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给区域的水资源系统带来严重的胁迫效应,与此同时,水资源总量和水环境的承载力也给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带来刚性的约束效应。因此,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与水资源系统健康良性的互动体系是京津冀地区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  一、引

4、言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中明确指出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最大短板。京津冀地区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以不足全国1%的水资源承载了%的土地、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水资源极度匮乏。2015年末北京、天津与河北的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24立方米/人、84立方米/人和182立方米/人,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人的严重缺水标准。除水资源紧缺外,京津冀地区的水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水生态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也愈发严峻。各经济主体为了片面追求GDP增长,采取过分开采地下水、截蓄地表水以及污染物随

5、便排放等行为,导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湖泊萎缩、水体质量不断下降[2]。如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上游补给河道多年断水,入淀水量急剧减少,已经显现出退化趋势和干淀危机,2015年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白洋淀水生动物数量明显减少,整体水质为劣Ⅴ类,是水质级别最差的一级。区域性缺水和水生态环境恶化对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和一体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扰[3]。  针对上述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协同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展开了丰富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测度和系统发展路径研究,如贾琦、运迎霞[4]认为从2

6、000年以来京津冀都市圈10个城市城镇化质量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京津及唐山、石家庄和秦皇岛城镇化质量较高且相对稳定;陈甬军、张廷海[5]强调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载体,应该从基础设施、产业体系跨区协调、公共服务和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协同策略。第二个方面是对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约束问题进行研究,如封志明、刘登伟[6]对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鲍超、贺东梅[7]对京津冀地区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各地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空间差异,且产业结构等经济因

7、素强化了各地水资源利用的能力。事实上,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应该以系统耦合的视角进行科学分析[8-9],这样才能保证城镇化进程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因此,本文首先对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协调度模型对两者协同发展的状况进行评价,这将对京津冀地区的“产城融合”“人水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促进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镇化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具有多个层次和方面,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不能只关注某一角度,而应该在遵

8、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