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ID:2212648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好奇——走进数学思维的“敲门砖”二、辩论——激活数学思维的“魔法石”三、操作——盘活思维的“点金术”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G623.5:A:1002-7661(2011)12-106-02      美国教育家弗格森曾说过:每个人都守着一扇从内开合的改变之门,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我们的数学教学同样如此,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世界,并想方设法去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与学。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

2、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最本质、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只要我们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就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到自己喜欢的、有用的数学,从而发展数学能力。  一、好奇——走进数学思维的“敲门砖”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激发学生思维,必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些才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学生都有一种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好听、好看、好问、好想,这是求知欲的表现,也是思维发展的开始,越是聪明的学生,好奇心就越强烈。学生奇异的思维,往往会促成奇妙的创新。

3、  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知道,老师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寻找答案。积极鼓励自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抓住时机进行启发诱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既教育了孩子又培养了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如,一个孩子玩滚铁环的游戏,突然发现:“直着滚比绕着弯滚早到终点,”然后提出:“这是为什么?”这时,老师就拿着尺子和孩子一起量了直线的长度,再量曲线的长度,使孩子明白: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有的孩子会立刻悟道:“老师,我到学校应该走那条直道,而不应该绕弯走附近那条道,因为那条不是直线

4、,自然要绕远了。”老师应及时表扬、鼓励孩子的积极思维。而在孩子想知道又不十分明确,想说又说不清楚时,要及时、耐心,热情地启发孩子,回答孩子的疑问,这样就不但满足、强化和鼓励了孩子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特点和“亮点”,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时机,对孩子的认识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  “学生犹如一条船,他的求知欲就是船上那扬起的帆,教育者要有诸葛亮的本领,不断给学生送去东风,让他们理想的帆涨满。”作为教师

5、,要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它成为走进学生思维的“敲门砖”。  二、辩论——激活数学思维的“魔法石”  问题是思维的体操,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过程中表现出思维差异与冲突,并通过他们自主演绎与归纳进行数学思维锻炼,在实际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使学生体验辩论的氛围,激发他们思维的速度与有效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并以此为催化剂促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比如,我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遇到了这样一道题:121×12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汇报了笔算方法,刚汇报完,另一个学生又举起手来:我把12分成4×3

6、,先用121×4等于484,再用484×3等于1452。  原来他说的是口算方法,不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我心中略一迟疑,但处于对学生自尊心和求异思维的保护,我还是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好在哪里?”生1:我觉得这种方法不用笔算,口算就能得出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几双手举了起来。  生2:我还可以把12分成10和2,先用121×10等于1210,再用1210×2……  话音刚落,几个同学已经吆喝开了:“不可以!……”  生3:因为用121×10求出的是10个121是多少,少算了2个121,应加上121×2,不是乘以2。  生4:我还

7、可以先用121×11,因为在思维训练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个数乘以11积的规律,可以直接口算出积是1331,再加上一个121,得1452。  生5:我还可以先算121×9,因为在思维训练课上,我们也学过一个数乘9、99、999……的规律,所以我先用1210-121,然后再加上121×3。  从孩子们一张张高兴的笑脸上,我分明感觉到他们因争论而获得思维的快乐。  同学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如同山涧欢畅流淌的小溪,真是“乐思方有思泉涌”面对学生如此精彩的结论,我还能说学生的思维不够完整吗?一个

8、学生的思维有时可能有缺陷,但是学生在辩论中积极思维,充分交流,个体之间相互补充,通过思维的碰撞进行知识的完善,在不自觉中活跃了思维,使之得以有效的拓展,从而最终成功地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我也欣喜地发现,这种教学方式的价值从学生所获得的思维发展上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