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

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

ID:22130945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_第1页
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_第2页
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_第3页
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_第4页
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摘要: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让世人惊叹的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和文化艺术瑰宝。数字科技时代的技术创新和文化交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甚至破坏了传统手工艺的文明延续。如何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有效地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本文以汴绣为例,通过历史源流的回顾,再创辉煌的探究,以及新时代的发展展望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为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添砖加瓦。  关键词:汴绣传统手工艺文化再生    拥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在五千年的进化过程中孕育了无数为世人惊叹的文化瑰宝,手工艺术便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中国传统手工艺

2、是起源于民间,历经数代人的智慧与心血,在岁月的历练下逐渐发展壮大的具有独特艺术气质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一方面它是朝代更迭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另一方面它又成为历史变迁中的牺牲品。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更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手工艺残损的围栏。面对科技进步下的新型物质观和价值观,如何延续和再创传统手工艺的辉煌文明,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刺绣是极富历史韵味、地域特色和艺术气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据目前已知的考古研究和文献记载证明,其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后经秦汉、隋唐直至北宋达到了空前繁荣兴盛的技艺水平。但北宋刺绣的辉煌并没能长久生存,而是伴随朝代的更迭和连年的灾荒战

3、乱逐渐衰落,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重获新生,并在古城开封人民的齐心努力下发展壮大,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这一重塑辉煌的传统手工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汴绣。由于汴绣自身独特的历史源流、时代面貌和崛起轨迹,对其重塑辉煌的历史轨迹及时代挑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最终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    一、汴绣的历史源流    提到汴绣,很多人都会将其与宋绣挂钩,更有人直接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汴绣,古称宋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种解释是不恰当的、偏颇的。虽然汴绣和宋绣都是以古城开封(史称汴梁)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但并非同一事

4、物。两者虽地域相同,但其时间跨度久远,更由于历史战乱早已残缺凌乱。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说,汴绣是以七朝古都开封为中心并扩展至周边地区生产的刺绣工艺产品。它是继承了宋代刺绣优良的手工技艺和艺术旨趣,并与现代社会的风格面貌相结合而发展壮大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方传统手工艺样态。  作为汴绣的历史先源,宋代刺绣工艺有着辉煌的历史成就。我们从诸多文献中对于这一时期刺绣工艺的记载便可知其一二。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九桥门街市酒店,采楼相对,绣旗相招,掩翁天日。”“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

5、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丁家素茶寺南即录事项妓馆,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这些都反映了北宋时期繁荣的刺绣景象。另外,朝廷为满足皇宫贵族对绣品的需求,还专门设立了官办的刺绣机构“文绣院”,专门从全国各地召集优秀的刺绣艺人为宫廷刺绣。宋徽宗崇宁年间,为进一步鼓励和发展刺绣业,又开设绣画专科,以此来培养后继刺绣人才。由于北宋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氛围,刺绣工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而《考盘余事》卷二《宋绣画》中的描述更是从工艺水平和艺术造诣方面对宋代刺绣工艺进行了生动的阐释:“宋

6、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随着北宋政权的灭亡,以及连年的灾荒和战乱等客观历史原因,繁荣兴盛的北宋刺绣工艺逐渐衰败、凋零孤寂,沉默了八百余年,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开封手工艺人的齐心努力下才又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1954年,为响应政府号召,大搞生产自救,开封地区成立了由七人组成的绣花合作小组,1956年转为生产合作社,后成为开封汴绣厂。开封汴绣艺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拼搏努力下先后绣制了多幅享誉全国的优秀绣品。其中

7、有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清明上河图》,绣品完美再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令无数人为之痴迷。亦有现今最大的肖像绣品《邓小平像》,更是充分展现了汴绣工艺细腻精湛的技艺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各方的努力收到了回报,1982年汴绣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活动中被评为继苏、粤、湘、蜀绣之后的第五大传统刺绣,其地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确立。近年来,汴绣审时度势,大力开发新的刺绣技法,拓展丰富刺绣题材,为进一步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其中以为2007年访华的时任俄罗斯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