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ID:22133268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盖州市榜式堡学校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营造氛围,自主学习;联系生活,创设情境;鼓励质疑,培养自信;精心设问,吸引学生;授之以渔,实现双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构建高效课堂应是教师的基本追求,也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效课堂是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的课堂。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构建高效课堂,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自主学习  学生只有在宽松和

2、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的语言,师生互动等,以及小游戏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激励的语言、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给予充分的赞赏,这样,学生就消除胆怯、自卑心理。要改变传统的“权威”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让良师益友的角色得到正真的实现。教师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参与课堂活动,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乐于自主学习。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50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

3、人数的4/5,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个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我一说出题目,就有学生提出:“这道题未告诉具体人数,无法解答,是不是题目出错了?”我对学生的质疑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反问学生:“学生的人数应该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学生人数应该是整数。”我再启发:“那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得出结论:4+5=9,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最多是45人,并很快求出班里有45人,男女生的人数。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样在

4、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就会乐于参与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开始我出示的不是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教具,而是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生活实物,如酒盒子、麻糖盒、化妆品盒、魔方、茶叶盒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结合实物观察演示说明)。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生活中这些熟知的事物所吸引,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倍感数学的情趣

5、,一个个不但会说,而且乐于上台演示述说,以展现自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创设导入情境,其一让学生能初步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其二让学生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方法(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迁移到对圆柱特征的认识活动中来。学生就能主动地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无疑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好学情感是积极的、主动的。  三、鼓励质疑,培养自信  质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

6、,根据具体情况创设问题环境,使学生产生质疑的欲望。例如:在教“按比例分配”时,一上课,我就谈话引入新课:“春天来了,学校要植200棵松树,准备分给六年级和五年级两个班来植,你们看怎么分?”学生听完题,纷纷议论起来,交流后基本上同意两个班各分100棵。这时我说“要按各班的人数的多少来分。六年级有45人,五年级有55人。”这时,有学生提议人多的多分几棵。我及时抓住时机:“对,人多的要多分,人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今天我们要学的“按比例分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都想急于知道这个依据,于是,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教师的引

7、领下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  四、精心设问,吸引学生  数学是以课堂思维为主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进行的是有意义的思维训练。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打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入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情景中。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的课堂上,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并用自

8、己准备好的画圆工具,一个图钉,一条细绳,一支铅笔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还难以完成,就必须合作操作。稍有不慎,就?y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画出一个圆,它便增加了吸引力从而深刻体会到画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