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优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ID:22133436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优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优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优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优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_第4页
优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园本教研”机制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园本教研”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一“园本教研”的目的  “园本教研”就是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问题为中心开展的研究活动。园本教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1.“园本教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推动幼儿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强,技能技巧硬的精干队伍,这就要求幼儿园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多途径、全方位地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注重“园本教研”是现代幼儿园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2.“园本教研”是深化

2、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已有多年,从理论或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质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以注重知识传播转向注重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幼儿学为中心”;以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以统一规格的教材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幼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教师在面临新课改时,除了要继续领悟《新纲要》的涵义外,还应接受各种业务进修和“领雁工程”、“名师”类的培训,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3.“园本教研”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

3、逐渐进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对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实施“园本教研”是现代青年教师寻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园是一所在市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幼儿园,90%以上是青年教师,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如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的单一式为单元式,“主题墙”这一产物就出现了,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对每一主题进行反复练习。但在创设过程中,老师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主题环境如何与教学主题相结合,主题环境的材料如何收集,主题环境如何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作用,针对众多问题,园里出台了许多方案让大家讨

4、论,最后决定在每个教室做一个10m2左右的主题墙,每个主题的内容可充分展示在墙上,使主题墙成为儿童开眼界、长知识的海洋,任凭儿童尽情地遨游。  二“园本教研”的实施  1.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出台,我园先后成立了由园长亲自抓、副园长重点抓、各教研组长分头抓的园本教研领导小组,宏观指导园本教研工作。成立了由园长、副园长、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组成的园本教研研究小组,并每周开展一次专题活动,每次活动由各教研组长事先安排内容,定时参加活动,园长、副园长也深入到活动中去,届时还请市幼教教研员来园指导,使园本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位领导身体力行,各

5、自担任或分管一门学科的教学,带领业务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帮助每一位年青教师快速成长。把“园本教研”列入幼儿园重要的议事日程,保证研究人员、时间和资金投入,使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等工作顺利地开展。  2.加强合作,构建“三位一体”的教研体系  众所周知,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园本教研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1)自我反思——是园本教研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园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自我反思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基础。一个教师只有成为反思型实践者,经常以自己的教学为反

6、思对象,深入思索,深入研究,才能不断更新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改善教学实践,提升职业生活的质量。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三思”,即教学活动前的反思;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教学活动后的反思。青年教师坚持每天写反思札记,将教学过程中每个闪光点都记录下来。教学反思的突出内容要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教研活动时,个人不能解决的,教研组要集体解决,教学反思列入教研组常规检查、业务考核重要内容,与每学期的考核奖金挂钩。本园园长,带领教研组长检查教师备课笔记时,教学反思一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内容。  (2)同伴互助——是园本教研质量改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合作文化。第一,同伴合作,资源共

7、享,实现备课中的1+1>2。交流是指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经验分享。只有经常不断地交流,一个教师才能从同伴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经验,甚至比较成熟的模式,特别是年轻教师,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获得快速发展。在实践中发现以年段为组的集体备课,采用“个人构思——先成个案——交流提升——后成通案——实施精案”的备课方式非常好。先由一个人构思,写出教案,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反复磨合,使每个教师都获得了单独研究所得不到的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