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 (寝室合作完成)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 (寝室合作完成)

ID:2213829

大小:50.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5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 (寝室合作完成)_第1页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 (寝室合作完成)_第2页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 (寝室合作完成)_第3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 (寝室合作完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城市化的内涵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

2、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

3、量。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农村;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城市化规律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

4、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1.目标驱动机制2.利益驱动机制3.宏观调控机制4.市场调控机制产业布局的指向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1.能源指向2.原料地指向3.消费地指向4.劳动力指向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6.高科技指向7.无固定指向地域合理规模概念: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

5、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 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 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

6、地域产业的聚集。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聚集与分散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低

7、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