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

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

ID:2213866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_第1页
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_第2页
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_第3页
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_第4页
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反思文学”可谓是文革后新现代性意识形态总体战略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而《芙蓉镇》作为“反思文学”的翘楚,让人物进行了“真假疯人”的癫狂表演,并在现代性与民间性的对比中完成了对旧思想的彻底摧毁,唱响了那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  关键词:真假疯人;伦理标准;现代性;民间性;  简介:常慧,女(1987-),河南新乡,研究生,现当代文学方向。  []:I206[]:A  []:1002-2139(2011)-20-0040-01  可以说,《芙蓉镇》堪称一部史诗性作品。通过对小镇青石板街上一系

2、列人物命运的描绘,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文革”前后十多年中“左倾”思潮横行时期赤裸裸的社会现实,使读者从芙蓉镇的矛盾斗争中了解到“文革”的发生,发展及其消亡的整个历程。  古华在小说中以浮雕式的人物构建法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秦书田,谷燕山,胡玉音,相对于王秋赦,李国香形成了两个相反对立的阵营。让这些人物的命运此消彼长,让红脸白脸,生旦净丑一一亮相,完成那催人泪下的人间悲喜剧。  小说中的"秦癫子"秦书田和“王疯子”王秋赦,因为都具有“疯癫”的极端特征而在作品中十分醒目。男主人公秦书田是一个被疯狂的时代逼成癫狂的知识分子。前州立中学

3、教员,县歌舞编导,因为编导《喜歌堂》而被打成右派。“坏分子”的集合点名时,他神态貌似端正严肃,实则戏谑嘲讽,他自报家门“右派分子秦书田”时的动作表情令人既忍俊不禁,又哑然失笑。这种形“癫”神不“癫”的表现,是对那个“癫狂”年代的无声的对抗,也是秦书田充满智慧的生存谋略。他内心深处珍藏着对真、善、美的美好追求,赴刑前对胡玉音的叮嘱“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充分体现了他对生命达观、乐观、透彻的理解。秦书田一扫许多小知识分子形象的软弱、苍白之气,活出了一个“疯子”的风采。这个“假疯子”的疯癫中有屈辱和痛苦,有竹林七贤般的佯狂,也有对生存

4、意义的拷问。而“吊脚楼主”王秋赦这个阿Q式的流氓无产阶级者借“极左”之风一度平步青云,但风平浪静之后也摔得最惨,从“王镇长”变成了“王疯子”,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真疯子”。王秋赦可以说是极左路线温床里培养出来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毒菌,他是那个特定时期“那一类”人的典型代表。“当根子”“吃活饭”的年月将成为过去,甚至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支柱,自己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于是,王秋赦真的疯了,从一个红极一时的“运动根子”沦为失意的“政治疯子”他每天在大街上凄凉地叫喊:“千万不要忘记啊——!”“文化大革命五、六年又来一次啊——!”[1]幽灵

5、般的叫喊声回荡在芙蓉镇的上空,尽管这是“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但王秋赦却是一个“真疯子”,是变态的丑。他几乎具备了传统道德中所有的负面价值:懒,坏,淫,贱,贪,这个“王秋懒”,“王秋赊”,“王秋蛇”,对应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逻辑。秦书田和王秋赦两个“活宝”,他们的言行都令人发笑,然而却都更令人想哭,那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对时代对民族的悲哀和叹息。  “真假疯子”的对比在作品中表现得很明显,但如果再进一步挖掘《芙蓉镇》,我们不难发现它很清晰的存在两套伦理标准——一套是“朴素的民间伦理”,一套是现代的“阶级伦理”

6、,让这样的民间性和现代性进行纠葛碰撞来完成他的话语叙述。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种从“前现代”不断获取“现代性”而走向“现代”的过程。[2]小说开头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一副平静美丽的湖南山乡图景,我们看到了歪歪斜斜的吊脚楼,是一派山花流水,晓雾连亘的湘南世外之境。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一般祥和宁静。但随后的芙蓉镇在经历了从“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后,人们平静的心也随之被打破,芙蓉镇被黑云压制的密不透风,人人都提心吊胆,原来和谐有序的生活秩序也被强行拆解。  小说女主人公胡玉音这个米豆腐摊摊主“芙蓉姐子”算得上是民间性的象征,而李

7、国香则是典型的现代性的符号。她出场的身份是“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她的出场动作是——“三脚两步走到米豆腐摊子前,立眉横眼地把戴了块‘牛眼睛’(手表——笔者注)的手伸了过去:‘老乡,把你的营业许可证交出来看看!而当众人纷纷打圆场时,她‘真想大骂一通资本主义尾巴们’。”[1]李国香一亮相就作为“他者”站在了芙蓉镇这个民间社会之外。一年以后,当李国香重返芙蓉镇,她的身份明确为,政治化的“县委社教工作组组长”。胡玉音的经历代表了60—80年代中国下层劳动女性共同面临过的辛酸、艰难。她身上充满女性的魅力:美丽、多情、率直。她身上同时糅合了柔弱

8、与刚强既矛盾又对立的性格品质。命运似乎永远在捉弄她,她不断地受到打击。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她见到李国香等的整人惊恐万分;作为一个刚强的女性,她可以独立挑起家庭的重担,做事有胆有识。经过一次次磨难,胡玉音也意识到:你不害人,不狠人,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