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神与娱人之间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

ID:22140125

大小:7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7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_第1页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_第2页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_第3页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_第4页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娱神与娱人之间南竹马戏已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表演形式丰富,道具制作复杂,具有鲜明的音乐舞蹈特征和重要的传承价值。文章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对漳州南靖县实地采访调查,对其表演内容其道具、伴奏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  关键词:闽南;漳州南靖;竹马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J607:A  竹马戏又称马艺,马灯,竹马灯,是古朴稀少的民间小戏,享有“唐宋遗音”和戏曲“活化石”的美誉,在我国部分地区尚有流传,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竹马戏主要分布在闽南漳州地区,其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旋律优美,是充分反映闽文化底蕴的艺术奇葩,2005年10月,南靖竹马戏入选福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关于闽台地区竹马戏的研究主要依赖文献史料[1],对南靖竹马戏等典型案例的现状、传承及发展对策缺乏较系统的研究,鉴此,笔者对流行在漳州南靖金山村一带的竹马戏进行多次调查,对其现状、传承及发展对策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一、地理、习俗与历史  南靖县金山镇新村村是南靖县西部的一个山区村,距南靖县政府所在地55公里。东临金山镇北坑村,西接奎洋镇,南邻船场镇,北连和溪镇。该地跨北纬24°26′—24°59′,东经11

3、7°01′—117°36′。新村村四面环山,面积5万亩,林地面积3.8万亩,耕地面积3885亩,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年降水量1750毫米,无霜期300天左右,林地面积约占全村面积74%,主要产业:林业、农业、花卉、反季节蔬菜、茶叶等[2]。  全村辖21个生产小组,12个自然村,人口2900人,有刘、林、庄、许、谢、廖六个姓氏集居。刘氏始祖于元朝从海澄月港迁至新村,现有弯弓、三盂、后沟、平洋、花美、上丹、下丹、寮前、大墘、上半径社等10个自然村。林氏是由龙岩县缘岭松墘迁新村,现有埔脚、红寨、新楼、下半径等4个自然村。

4、庄氏有洞仔、考科、横坑3个自然村,许氏在横坑自然村居住。谢氏住洋溪、内楼自然村。廖氏住寨尾自然村[3]。  本地竹马戏主要应用在每年正月十三和农历五月十三(据传分别为关公生日和升天日)庙会活动中,走村串社,祈求合境平安,风调雨顺;村民新婚、建房、生孩子、做生意等都愿意请竹马队表演祝贺。最近几年,只在正月十三庙会活动中能见到竹马戏表演。①  竹马戏缘自唐代马阵歌舞,盛于宋代,南宋中叶被称以“淫戏”而禁止演出。宋亡后竹马又开始流传。竹马在闽南地区流传已久,清康、乾年间已成为民间上元节庆的社火游戏活动,十分盛行,《康熙漳州府

5、志》载“上元作花灯为火炮之属,子弟扮仙狮,竹马,龙灯庆乡间”。康熙年间南靖人士庄亨阳(1686-1746)《秋水堂集》有诗描述竹马,“一曲琵琶出塞,数行萧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乾隆南靖县志·卷二·风土》记载:“(正月初七八日起至十六七日止),又有善曲者自为侪伍,张灯棚如雨盖,弦歌以行,谓之围伞。或为竹马鱼龙之戏,向人家吉祥者舞蹈欢呼,主人赠以酒食柑烛。”[4]民国时期,竹马戏逐渐衰弱,但在南靖金山、奎洋两个乡镇仍有流传。“文革”期间是冷落、沉寂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恢复活动。在南靖分布区域主要是南靖

6、金山本村林氏3个自然村(红寨、埔脚、新楼)人口700多人,也外延本村下径、弯弓两个自然村。  二、南靖竹马戏的田野调查  (一)南靖竹马戏调查访谈  调查时间:1、2013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十);2、2013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3、2013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初九,后续补充调查)  调查地点:1、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文化馆2、南靖县金山镇新村村龟仑寨  采访者:张胜环,女,1978年生,南靖人,集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精通闽南方言。  采访对象:  谢景仁:48岁,漳州南靖人,南靖县文化馆馆长,2004年

7、申报南靖竹马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全程参与了竹马戏资料整理及申报工作。  谢崇山:62岁,漳州南靖人,南靖县文化馆前馆长,全程参与竹马戏整理及申报工作。  林朝元:72岁,漳州南靖金山新村村龟仑寨人,扎竹马祖传世家,福建省南靖县竹马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林杰炜:21岁,漳州南靖金山新村村龟仑寨人,林朝元的孙子,当地竹马戏第16代传承人。  林如柏:87岁,漳州南靖金山新村村龟南竹马戏已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表演形式丰富,道具制作复杂,具有鲜明的音乐舞蹈特征和重要的传承价值。文章采取田

8、野调查的方式对漳州南靖县实地采访调查,对其表演内容其道具、伴奏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  关键词:闽南;漳州南靖;竹马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J607:A  竹马戏又称马艺,马灯,竹马灯,是古朴稀少的民间小戏,享有“唐宋遗音”和戏曲“活化石”的美誉,在我国部分地区尚有流传,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竹马戏主要分布在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