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

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

ID:2214030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_第1页
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_第2页
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_第3页
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_第4页
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自主探究中迸溅创新的火花: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勇于摒弃传统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取新的教学策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G630:A:1002-7661(2011)11-24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行为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2、、建立平等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才能得到体现,学生才能敞开心扉,表露自己的观点,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千万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这时教师应该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有敢于提问的勇气,然后再给予点拔和启发,让他们觉得在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在一定的

3、范围内,要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二、引导自主探究,激发创新意识  要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实施创新教育,应该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阅读、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注重点拔艺术  课堂点拔是一门艺术。教师巧妙机智的点拨,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点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办法。在课堂讨论时,教师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只要答得合理,就应该允许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存在。  2、积极引导发

4、现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或由此引发出更多的联想、结论。  学生在适时正确的引导下,就会不断产生“新发现”,这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新发现”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  3、倡导相互争辩  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是自然的,有差异就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会得到尽情发挥,就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

5、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在释疑过程中,教是不应包办代替,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老师作适当的讲解、点评。总之,释疑应让学生自求得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将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完成《始终眷恋着祖国》的教学任务后,我特地留出时间给学生质疑问难。比如“钱学森决定回国时,为什么要亲自向海军次长辞行?如果留一封信悄悄离开不是会避免许多麻烦吗?”问题一出,全班哗然。我没有做出自己的分析,而是把问题抛给全班同学。经过讨论、交流,最后一致认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钱学森的为人品质使他必须向自己的上级辞

6、行,而是钱学森起初没有意识到回国道路的艰辛。  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更培养了他们在质疑中产生新学问的精神。  四、培养多向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的源头是奇思妙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的。因此,求异、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创新的因素,教会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发散求异,提高思考的敏捷性。  诱发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种方向去探寻方法、途径去求取更多、更新的答案的思维方法。引导逻辑思维。从心理学角度看,初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过

7、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是:虽然逻辑思维有所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发散地去想问题,还要做好聚合的指引,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创新意识的培养要靠长时间的积累,要似春雨润物般渗透。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一定能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