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复习题资料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复习题资料

ID:22140436

大小:7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7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复习题资料_第1页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复习题资料_第2页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复习题资料_第3页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复习题资料_第4页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复习题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复习题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第一章:心理卫生概述1.心理:也可称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可人为分成心理状况、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上大部分。(了解这三部分包含的内容,这个曾经作为填空题考过)2.心理卫生:包含两重含义,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其二是指一门学科心理卫生学,也有人称为心理辅导(曾作为多选题出现)。3.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4点):自我意识良好(核心是自知和自爱,自知是自爱的基础)、社会功能良好、人际关系良好(真诚鼓励和赞美、团结的愿望和善意的批评、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积极劳动实践。4.在西方,心理卫生思想可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中找

2、到;在我国,管仲的著作最早出现5.世界心理卫生运动中,比尔斯于1908年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即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目标为“保持健康,防止心理疾病”。6.191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首次开设了心理学课,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叫《心理》。7.心理卫生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1)心理卫生对于防治心理疾病有意义(注意导致儿童与青少年问题的原因:发育因素、神经活动类型因素、躯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2)心理卫生对于防止躯体疾病有意义(心身疾病: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8.学校心理卫生对中小学生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两

3、个方面:1)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注意这一点下的两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第二章: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WHO对健康的定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2.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以心理的外部表现即行为表现为客观标准的。3.健康和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界线,从正常到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4.健康心理的标准为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认知能力是一个人认识、评价事物的

4、能力,判断中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方法:求知欲、探索精神和能动性、智力发展与同龄人比较、生活学习工作的适应能力,。采用智力测验的方法,一般智商达60分以上正常,低于60为智力低下)2)情绪正常、健康。(两个表现:心情愉快,情绪的产生及强度、持续时间、表现方式均有一定能够原因。中小学生的情绪表现: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自身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状态)3)意志健康(中小学生的意志健全表现在:个体的活动有一定自觉的目的)4)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与一致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且受到人的意志支配。5)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及健全的个性。6)人际交往正常,人际关系和谐7)较强的适应能力。5

5、.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包含两类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第5点和7点有点像大题的特色)6.生物学因素包含:遗传因素、体质因素、性别和年龄因素、器质性因素。7.心理社会因素包含: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A.亲子关系研究表明,一些神经症患者的父母与正常人的父母相比,表现出对子女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拒绝或过度保护。B.父母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专制性教养态度与方式常常会造就顺从型子女。民主性教养家庭中孩子具有较强独立性,个性发展全面C.父母的文化修养及个性D.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气氛的影响2)冲突、挫折及防御机制A.心理冲突专业资料整理分享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

6、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取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基本心理冲突包含:趋趋冲突、避避冲突、趋避冲突。B.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会产生消极反应,具体包含产生攻击行为及出现冷漠、焦虑、进展等消极情绪。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防御机制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极端防御机制会形成神经症或精神病症状。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应激是由应激源(紧张刺激物)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应激源包含躯体性、心理性、文化性和社

7、会性。社会性应激源指造成个体生活风格上变化或要求与之相适应和生活状态。适度的心理应激可以维持人的正常功能。第三章:学校心理辅导1.心理辅导的两种定义模式: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2.辅导对象(非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3.心理辅导工作包含三点特征:首先,心理辅导是建立在特殊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工作,特点是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其次,这个工作是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一种专门工作;第三,这个工作是辅导人员通过言语等手段对当事人给予指导帮助的过程。4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心理辅导的特征:1)主要着重于正常人;(2)对人的一生提供有

8、效的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