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练习及答案

登高练习及答案

ID:22145493

大小:64.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登高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登高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登高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登高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登高练习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高练习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登高》《锦瑟》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

2、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4.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5.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3、。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5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探究提高阅读《登高》,完成下面题目。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

4、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特点如何,其作用是什么?(3分)  7.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3分)8.应如何理解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2分)9.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2分)10.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1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5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

5、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13.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B.颔联气

6、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比较阅读读下面的甲乙二诗,完成下面题目。甲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乙昔闻

7、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514.这两首诗是杜甫漂泊南方时期所作,甲作于四川夔州,乙作于湖南。反映颠沛流离生活的诗句分别是:甲;乙。15.甲乙的首联皆对仗工整,但从表达方式上看还是有区别的:甲;乙。16.尾联往往是议论抒情为主的,当然抒情的方式不尽相同,甲是;乙是17.甲乙二诗中的意象也是有区别的,具体地说,甲中的意象是的;乙中的意象是的。18.下面是对甲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

8、风格。B.甲在空间上很阔大,乙在时间上颇久远,各具雄浑之韵。C.二诗的语言非常精粹传神,动态感十足;还有对举之美。D.诗人即使在漂泊中仍然心系国事,这在二诗中都能找到注脚。19.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学思结合、不断反省,因而很少犯错误的句子是:“,。”杜甫在《登高》中用传神之笔写出落叶的苍凉与江水的气势的句子是:“,。”(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