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

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

ID:2214904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_第1页
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_第2页
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_第3页
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_第4页
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轿车行业SCP分析【】本文采用传统的产业经济分析方法SCP分析,借助EVIEance)的简称。  借鉴其他产业SCP分析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并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将我国汽车产业SCP分析的输入指标分为两大类:产业结构和企业行为。产业结构:指特定的市场中的企业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市场结构类型一般取决于下面几个要素: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是市场结构、经济绩效的联系纽带,企业行为通过各种策略对潜在进入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市场结构。  二、市场结构分析  本文采用了绝对集中度CR4、CR8,以及相对集中度HHI来测度市场集中度。从数据的可得性和时效性

2、考虑选取了2006-2009年中国轿车前10名企业市场销售量及市场份额。[1]  绝对集中度:从2001年垄断程度最高的市场结构——高度集中寡占型,发展到2009年介于低集中寡占型和原子型之间的市场结构。近似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相对集中度:此外2001到2006年的HHI指数不断减小,也印证了市场集中度下降的趋势。2001年的HHI指数大约是2006年的2.63倍,下降幅度很大。同样,根据日本学者植草益以HHI指数为依据划分的市场结构来看,我国从03-06年处于竞争I型,2006年已经十分接近竞争度最强的II型。  可以说,八年里我国轿车产业几乎经历了由最具垄断性到最具竞争性

3、的所有市场结构类型,这也足以说明近几年轿车产业市场结构变化的快速程度。结果是,我国轿车产业的竞争性越来越高,到2009年该产业已经有很强的竞争性了。  三、市场行为  (一)价格行为  2002年国内轿车市场中进口轿车率先降价。中高档轿车在国产轿车中的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20.99%降至2004年17.89%,经济型和微型车的销量一直上升。2005年广州丰田、上海通用、长安福特、一汽奥迪等轿车先后降价后,轿车行业的价格趋于阶段性平稳。2007年降价,几乎波及所有汽车厂家,包括价格坚挺的德系车和日系车都卷入了降价的混战中。2008年由于自然灾害、CPI上涨、油价大幅上涨以及金融

4、风暴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汽车市场销量持续下滑,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2009年受国家刺激经济政策持续影响,上半年,大部分低排量乘用车供不应求,因此价格被抬高。而中高档汽车市场则相对低迷,价格也就随着走低。下半年在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以及宏观政策有效调控下,汽车价格将呈稳中小幅波动走势。可以说这一年国内车市井喷,销量大幅增加。  在2002年汽车市场逐步开放,受国外低价进口汽车的冲击,挤压行业水分的过程不可避免,价格战成为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长达6年的价格战使汽车行业的利润逐步减少,降价的空间被极大压缩,汽车价格水平逐渐回归理性区间。经过长期的行业洗牌以及消费者需求的释放,200

5、9年以后行业供求基本趋于平衡,所以汽车价格波幅较小,个别月份甚至稳中有升。可见2009年是一个拐点,我国汽车业今年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汽车行业的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扩大产品差异化、完善售后服务、加强技术研发等非价格竞争行为,大面积的价格战显然不会再被厂家采用。  (二)非价格行为  对于我国轿车产业低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而言,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显得极为重要。科研领域投入,如开发新产品等非价格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2001年入世后,各企业很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对原有车型的技术改造升级方面。2001年-2003年,依次推出5款、42款、86款新车型。小排量轿车催生了

6、国内自主轿车品牌的成长,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如吉利、奇瑞等。在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宏观政策和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5年自主品牌的经济型轿车受到大众的欢迎,销量大增。但在目前国内销售的轿车品牌中,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可见我国自主品牌的研发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我国轿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  (一)我国轿车市场SCP分析  本文选取CR4代表市场结构。由于我国汽车的市场结构正处于从高度集中寡占型向垄断竞争型的过度阶段,所以产品差异化竞争是该阶段市场行为的显著代表,选取RD研究经费占销售额的比率(

7、%)表示市场行为。介于轿车产业的绩效评价指标较多,本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销售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数据区间为2003-2007。[2]  运行EVIEWS软件,得到如下结果:  LREV=-19.5748043271+6.58892272785*LRD+6.39654335251*LCR4  LEF=-8.65910277901+6.01399298717*LRD+3.65148703027*LCR4  可见做为绩效评价指标的销售利润率(REV)、全员劳动生产率(EF)都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