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

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

ID:22154152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_第1页
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_第2页
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_第3页
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_第4页
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第1篇: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效果慢性盆腔炎包括盆腔腹膜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及输卵管炎,是在临床妇科较为常见,以20~40岁为高发年龄,多由急性炎症未彻底诊疗,病程迁延,患者体质差所致,部分直接发生本病,无急性盆腔炎诱导,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1]。中医学将其定义为“带下”、“痛经”、“月经不调”等范畴,采用中医治疗临床效果显着[2]。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西药治疗与中医综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择120例患者,年

2、龄19~46岁,平均(29.7±1.2)岁,均与《妇产科学》(第七版)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并经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病程2个月~16年。以下腹部坠胀;白带色黄、或量多;疼痛或腰骶部酸痛;腰腹胀或疼痛在月经前后、性交后、劳累时加剧。查体子宫及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旁,可扪及索状物;子宫有固定粘连。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本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0.9%生理盐水500ml+青霉素8

3、00万U及0.25%甲硝唑注射液250ml于月经第1天静脉滴注,1次/d,共用7d。青霉素过敏者可改为左氧氟沙星500ml或头孢曲松钠针2g静脉滴注。观察组:本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①辨证施治:气虚血瘀证及湿热瘀结者,取妇科千金片口服,2片/次,3次/d,共用15d;寒湿凝滞者取少腹逐瘀颗粒口服,5g/次,3次/d,共用15d。②微波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于下腹正中或盆腔三角区一侧放置辐射器,距离2~3cm。设置输出功率约25in/次,1次/d,共用10d。③中药灌肠:自拟方为:虎杖15g,大活血30g,黄芩15g,莪术15g,枳

4、实15g,三棱15g,紫花地丁15g,黄柏15g。浓煎汁液100ml,缓慢灌肠,药温39~41℃,保留时间1h,1次/d,共用10次。1.3效果评定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共同制定疗效评估标准。治愈:B超检查正常,妇科检查子宫粘连固定或活动受限,子宫、附件压痛,炎性包块,附件增厚等阳性体征消失,腰骶胀痛及下腹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好转:理化及妇科检查明显改善,腰骶胀痛、下腹疼痛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均不明显甚至加重。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

5、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统计示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讨论慢性盆腔炎病情迁延,病程较长,炎症反复发作,加之盆腔器官特殊解剖结构,易造成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增生,渗出物积聚,诱导包块形成。受炎症长期刺激的影响,周围组织出现较为严重的粘连,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应用,多康复慢,效果不佳,且易使患者产生耐药,增加副作用[3]。依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口服中药、微波热疗,并联合中药灌肠综合治疗,可使药物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起效快,吸收迅速,且无毒副作

6、用及耐药性,患者有较高依从性。妇科千金胶囊具活血化瘀、益气、清热除湿功效,在气血不足、显热下注、带下病等症中效果显着。少腹逐瘀汤具祛寒止痛、活血逐瘀功效,在白带、月经不调、腰痛、小腹胀痛等血瘀有寒引起的病症中效果显着[4]。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于附件及盆腔作用,方中虎杖散瘀止痛、清热解毒;大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枳实活血止痛、破气消积;紫花地丁凉血消肿、清热解毒;黄芩、黄柏泻火解毒、清热除湿;三菱、莪术消积止痛、破血行气,共奏化瘀止痛、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功效。微波通过内生热效应,使盆腔局部血运改善,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纠

7、正组织不良营养状态,加快炎症消失;同时可使局部组织血流量增加,促使细胞再生能力提高。三种方法联用,除减少白带、缓解疼痛外,还可促进炎性包块吸收、软化分解组织粘连,解除血液循环障碍。本次研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综上,妇科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治疗,可显着提高临床效果,且操作简单,具有理想的社会效益。:石瑛第2篇: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机制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也是引起异位妊娠、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的腹痛、痛经、带

8、下病、不孕症及症瘕等病。1病理中医学虽无盆腔炎这一病名,但其病脉、证.治散见于中医学的妇人腹痛、带下、腰痛等病证中。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是由于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湿热邪毒内侵;或因经期、产后余邪未尽,瘀结胞中,气机不利,经络受阻;或因经期、产后冒雨涉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