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ID:22156018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_第1页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_第2页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_第3页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_第4页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内容:目前,我国正积极倡导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节能型建筑已被建设部纳入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相关的指引、标准和法规也相继出台,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规划设计  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含义  1)节能的重要性。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很差,再加上供能系统的低效率,致使建筑物要达到规定的舒适度,单位面积所需的能耗比同纬度发达国家高出3~5倍。因此,生态住宅进行节能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2)节能设计的内容。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建筑材料和制品的选择与生产、建筑规划与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设备设计与选型,到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自然能源开发与利用,采暖、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能耗节省,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和紧密联系。  节能设计的原则在整个建设活动中,通过综合衡量生态住宅小区各个方面,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耗费,将环境、气候等综合因素转化为高品质的空间、高舒适度的环境和完美的建筑形式。  住宅建筑结构节能的技术原理  建筑物的能耗是由其围护结构的冷风渗透和热传导两方面造成的。

3、民用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指墙体、屋面、窗户(玻璃幕墙)、外遮阳设施等。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作用是防热御寒,使室内受到遮护,形成温暖、舒适的环境,以不受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房屋内外的热流方向在冬季和夏季截然不同,但都要求外围护结构具有绝热的性能,使流出或流入的热量减少。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在减少建筑物冬季空气渗透耗热量和夏季空气渗透得热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和建筑物内部得热。建筑的围护结构直接影响民用建筑的能耗,据调查,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占建筑采暖热耗的1/3以上。因此,对于民用建筑物来说,节能的主要途径是:应从墙、门、

4、窗、顶等围护结构着手,通过逐步优化围护结构设计,尽量减少其能量散失,更好地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我国住宅建筑结构节能的规划问题  (1)未能在规划中进行建筑节能的设计  建筑室外热环境和自然通风环境对建筑节能是很重要的。有了好的室外环境,建筑可以在多数时间内满足热舒适,从而不需要开空调。但是,由于目前建筑节能只是在施工图审查中才受到重视,而规划报建中并未进行建筑节能方面的审查和评审,所以,已经确定的建筑方案并未进行节能的设计。  (2)未能将建筑节能措施融入工程设计中  在建筑工

5、程设计的过程中,多数建筑只重视实用面积、结构安全、美观时尚,不重视建筑的性能、品质,没有把建筑节能作为建筑的一个固有的、内在的品质进行考虑,把建筑节能的要求撇在一边,到了最后施工图送审前才根据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进行草草的计算和设计调整。此时由于建筑的方案已确定,只能在材料和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微调,效果差强人意,而且往往造价高昂,实现起来很困难。  (3)不重视低成本节能技术和传统措施的应用  在目前的节能设计中,传统的、有效的节能措施例如自然通风、建筑遮阳等未被广泛采用,代之的是片面强调节能的高科技,不重视低成本的节能技

6、术应用,造成节能昂贵的印象。而且,昂贵的设计在将来的施工中很可能被改变,使得最后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只要建筑设计中注意低成本节能措施的应用,在空调设备设计和电气设计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就算节能建筑稍微提高了成本,但却节约了能耗,获得了良好的舒适性,必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3.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等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

7、,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3.1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  形状相同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如对一个长宽比为4:1的建筑物,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约增加70%,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在建筑物内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在东西朝向的房间及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顶的顶层房间。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外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3.2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

8、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作用。  3.3合理的绿化设计  绿化对居住区气候条件起着十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