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

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

ID:22167470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7

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_第1页
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_第2页
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_第3页
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_第4页
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提升员工可雇性看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在谋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应承担起包括劳工权益保护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员工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企业有责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提供发展的机会,有责任帮助员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员工的可雇性,从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可雇性经济全球化  在全球化大环境中,提升员工的可雇性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提出不仅是全球生产体系催生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良知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在新型雇

2、佣关系中,企业的员工需要获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维持就业和确保未来就业,其岗位的安全性取决于他们的可雇佣性,企业有责任提供资源和机会来提升员工的可雇性。最后指出,企业可以借助具体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实践活动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开发,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利用全球的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各国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不断降低,从而改善了资本的生存环境,使其有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又推动了生产的国际化,使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迫使这些国家参与到全球

3、化的竞争中来。而同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发展机会是不对称的,其突出影响表现在劳资之间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大,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球化所带来的机会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导致不同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一)跨国公司的扩大发展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  在这场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的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资源,规模和实力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01年全球跨国公司已发展到万家。跨国公司国外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规模由1982年的万亿美

4、元增加到2001年的万亿美元,雇员人数由1982年的1799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53581万人,销售额也由1982年的万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万亿美元。可见,跨国公司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也随之急剧膨胀。  通过在境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产品生产基地以及销售网络,将劳动力需求大和易造成污染的制造业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环境和劳动标准较低,可以使跨国公司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利润。虽然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投资也引发了当地环境的恶化,并使劳

5、工权益受到一定的损害。与此同时,许多灵活的雇佣机制也被引入劳工市场,降低了对工人的安全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海外工厂中普遍存在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强迫加班、性别歧视、缺乏职业健康保护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跨国公司在生产转移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劳工权益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出于对在“血汗工厂”中工作的劳动者的同情,要求跨国公司对其产品的制造行为承担责任,并发起了一些消费者抗议活动,由此兴起了“消费者运动”。消费者运动经常与国际劳工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和女权运动等结合在一起,要求跨国公司在谋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包括劳工权益保护在

6、内的社会责任,由此,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蓬勃兴起。  (二)社会良知和社会道德催生企业社会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提出,不仅仅是全球生产体系催生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良知和社会道德的要求。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CSR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内涵已经在全球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银行(WorldBank)把CSR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欧盟(EuropeUnion)把CSR定义为“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它们的

7、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Carroll(2000)指出,企业不仅要遵纪守法,不对社会造成危害,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承担经济、法律以及道德责任,应该积极为公众利益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也包括“企业公民”以及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Bowie(1999)则把公司看成是建立在合作关系基础上的“道德团体”。这种合作关系的实现与否由公司决策者的价值标准所决定。公司通过其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而成为道德主体,因此当他们做出合理的经济或战略决策时,他们也可以做出符合伦理道德的决策。基于以上的原因,伦理学家们认为,公司能够也应该为它们所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