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ID:22173809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_第1页
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_第2页
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_第3页
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_第4页
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论文: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共同利益;国际机制  【论文:文章先阐述了分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原因,然后扼要先容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过程。接着,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共同利益和国际机制的层面来分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并就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存在的新题目进行探索,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美两国在经贸、环境、平安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这并没有使双方的合作关系自发改进,反而由于各种原因致使两国

2、存在着愈演愈烈的冲突。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假如两国关系处理不当,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两国经济发展,甚至会世界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冲突,相互合作以达到"双赢",中美双方摸索性地进行了战略经济对话,形成了相关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为使该机制更大程度促进中美合作,我们必须对该机制进行深进探究,分析其内在规律,把握其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由来及其过程    2006年8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同美国总统布什通。双方表示,加强双方在经济领

3、域的对话,将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稳定平安也会产生积极影响。2006年9月20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有关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标志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正式进进创建轨道。  2006年12月14-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题进行了深进讨论。2007年5月22-23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围绕服务业、投资和透明度、能源和环境、平衡增长和创新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4、2007年12月12-1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美围绕"捉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2008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随着双方对话的深进,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机制也日趋完善和成熟。    二、剖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原因    首先,共同利益是双方对话的基础。"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中美经贸关系更符合'比较上风'的原理,中美双方均从这种贸易、投资关系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①如

5、今,美国事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中国事美国第四位进口国。美国从中国进口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升降;而获取美国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治理经验,也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出口的廉价产品,不但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开支,而且使美国的GDP每年增加0.7%,通胀率减少0.8%,有利于减少美国财政赤字,确保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利润增长。除了经贸关系联系紧密,中美双方在政治、军事、文化、环境等方面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如全球和东亚地区平安新题目、《京都议定书》的

6、签署和世贸谈判等新题目,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同样,中国要和平发展,也一定程度需要美国维持稳定的外部环境。②另外,中国现今倡导建立"***社会",对环保、知识产权、食品平安等方面的重视也日益加强,也都是符合美国的对华一贯态度的。假如双方能够合作,不但能够给中国带来所需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也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润。这样,建立以经济对话为基础,兼顾政治、平安以及环境范畴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不单单可以使中美双方解决经贸方面存在的新题目,还可以在其它领域找到更多的"利益契合点"。  其次,冲突和磨擦不断

7、加大是对话的刺激因素。固然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但中美冲突和摩擦的程度并没有减弱,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并表现出恶性循环的特征。比如,美国对中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所以美国一方面批评中国对美的巨大贸易顺差,一方面却又加强对华的技术出口控制。美国作为高技术国家,在经济关系中高技术产业占据比较上风。控制对华技术出口必然导致加大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华不信任感,形成恶性循环。这类新题目,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假如不通过积极的对话来逐步构建双方互信,将难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8、 再次,双方认知趋于一致是对话的先决条件。双方合作的意愿,仅仅有客观存在的共同利益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双方主观熟悉相一致。"相互依靠引发了国际合作的愿看,国际合作是国家权衡利弊后的一种选择,是建立在严格的利益判定基础之上的"③。中美双方对有关新题目的认知逐步趋于一致,使对话有了了现实的可能。比如,时任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的佐利克2005年曾明确表示,中国事美国的"利益攸关方"④。2005年9月,一些美国政府***曾在公然场合表态时,说应尽量淡化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制造商的"负面影响",以为美国制造业的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