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立人之本

诚信是立人之本

ID:22187445

大小:100.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诚信是立人之本_第1页
诚信是立人之本_第2页
诚信是立人之本_第3页
诚信是立人之本_第4页
诚信是立人之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诚信是立人之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齐家之道诚信是交友之基诚信是为政之法诚信是经商之魂诚信是心灵良药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诚信的准则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这部分将为你介绍诚信的准则,并看看中国古代哲贤如何实践诚信之道。1、戒欺  「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

2、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2、信守承诺  《左传》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3、诚信待人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中写道:「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

3、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明「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4、言行一致  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二、现代社会失信的思考  在现今世界各地,失信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信用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扰乱生活秩序。例如,在中国大陆,有些政府官员欺上瞒下,贪污情况严重。

4、在商业交易中,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目前中国约有35%的企业被假冒伪劣产品侵权,此类产品的产值年均高达13,000亿元。商家对顾客态度冷漠敷衍、虚假广告、毁合约、作假帐的现象相当普遍。  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现代人虽利用科技创造了物质财富,但自己反被物质财富所奴役。现代人每天营营役役,为的是赚多点钱,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物质享受,但道德价值观念却开始失落。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思想的冲击下,现代人普遍认为见利忘义、投机取巧比中国传统美德如诚信、刻苦、勤奋更为重要,社会崇尚金钱、权力,以此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反观人类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崇高理想、道德情操则被

5、逐渐遗忘。  当现代人意识到自己可以积极争取权利和利益时,却错误地认为自由就是无规定和不受约束地为所欲为,因此人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将道德规范、承诺信誉、合约法律置诸度外,作出种种自私行为。例如中国大陆的经济开始急促发展,但信用制度、市场规则尚未健全,于是一些见利忘义的人就会钻制度、法律不完备、执法不严的空子,不讲信用,形成现今种种「见利忘信」的现象。  儒家十分重视「修身为本」的思想,认为齐家、治国(这里指诸侯国)、平天下,都以自我修养为根本。要求每个人在求学阶段,务必先从自己修身养性做起,不断地磨练自己的诚信品格,诸如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到不

6、自欺亦不欺人,不护短亦不造假,在无人监督时亦能自律,勇于改过等。正如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说:「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练而出耳。」在学校读书是人生重要的求知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犯下不少错。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说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全无过失。不过,我们应持诚实态度对待过错,知错即改,不文过饰非,弄虚作假。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才能超越自己,从中吸取教训和知识,走向成功之路。  在学业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过饰非,隐瞒错误的侥幸心理。实际上,只要是犯了错误(如说谎、考试作弊等),迟早会被人发现。「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

7、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学校求知,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求学时应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不懂装懂,欺世盗名。同时,学贵在勤,勤能补拙,历代不少名人都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求学,如「苏秦发愤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勤学」等,成功非侥幸,只有诚实、刻苦、排除万难的人才能成功的。三、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中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每一个人所期盼的。为了营造这种和谐的关系,我们平日与人交往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1、以诚相待  东晋高道葛洪在《抱朴子·交际》中,反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