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

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

ID:22201661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_第1页
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_第2页
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_第3页
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_第4页
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认知科学视阈下的美育研究----美学论文-->导论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DBAE)是将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和美学四门学科整合到一起的一种美育理论。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DABE理论主张美育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是让学生活动、感受,二是让学生感知形式、技巧等因素,三是学习艺术史,四是欣赏作品和学习美学理论,五是对作品进行评论、分析。创作课程应鼓励儿童自由创作与表现,特别是要对儿童的个体差异持宽容的态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艺术史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性思维,以此

2、“让学生熟悉因果关系、变化、连续性、动机和证据等等一些重要的历史学观念,并探索影响艺术发展进程的因素”①。艺术评论课程是让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对学生的评论则要尊重,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包办代替。DBAE所讲的美学不是抽象的、学理化的美学理论,它更具备生活意义,“不是讨论美学文章或经典专著,而是结合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挑选出富有哲理和有意义的问题供学生讨论”②。DBAE理论主张教学分单元进行,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课程的设置要围绕主题,在教学方法上则可以采用讨论归纳法、访谈法、互评辩论法、录音法和写作法等。......第一章美

3、育依据的审美认知原理第一节认知科学对审美心理的探讨一般说来,审美活动开始于审美主体在注意的指挥下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知觉,通过知觉把握审美对象整体,并最终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情感。可见,审美知觉及与之相伴随的注意和审美情感在审美心理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注意是将心理资源集中于特定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注意对信息的加工集中表现为主体对知觉信息的过滤:主体以注意对象为目标,用这一目标考核知觉到的信息;进入到知觉的信息若与目标无关,就会被抛弃,只有那些同目标有关的信息才会被注意并进入人的认知加工通道①。可见,注意是知觉的指导者,它确保知

4、觉不会流于盲目。注意的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审美过程: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注意使得审美主体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审美对象的某些方面,从而使审美知觉表现出不同于普通知觉的特点。第二节审美认知模式的形成与嬗变在这个金字塔结构中,上一级因素对下一级因素具有兼容作用。最先被纳入到审美认知模式中的经验是先天获得的种群经验(即先天遗传因素),这使审美活动可以表现出共通性。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发现,婴儿的双亲、先辈审美活动的经验会在母亲的孕期便在胎儿的神经回路中得以保存,成为其审美认知模式最初的生基础,“父母生育子女,实质上也是双亲的‘意象’基因

5、彼相汇合的结果;并且,母亲在怀孕期间所从事的胎教、所回忆的男性形象、所接触的音乐文学及人物活动,都能超前引导胎儿的形成相关发育及心理定格”①。一般文化因素往往与人们生活的文化语境有关。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语境的各种文化观念会被人们所接受并内化于其心理结构之中。在这之中,特定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也会被纳入到人的审美认知模式。第三章审美认知原理在婴幼儿美育中的应用…………………66第一节婴儿美育的实施…………66第二节幼儿美育的实施……………75第四章审美认知原理在中小学生美育中的应用…………………90第一节小学儿童美育的实施……

6、……90第二节第二节青春期美育的实施………100第三节第五章审美认知原理在成人美育中的应用……106第一节成人的群体认知模式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07第二节在成人美育中灵活运用群体审美认知模式…………112结语…123第五章审美认知原理在成人美育中的应用第一节成人的群体认知模式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探讨成人的群体认知模式,则要从群体的内涵入手。群体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学范畴,它指成员表现出较强一致性的团体,是“由于某种共同的经验或目的而合在一起的一群人,或者在一个微观社会结构中紧密联系的一群人”②。在群体的定义中,一致性(也称为

7、实体性)是核心问题:它是指群体的成员在言行、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似性、同质性,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是维系群体的重要因素。当然,强调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是并不是说群体中不存在差异,群体成员也会表现出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就是群体的差异性,它也会对群体产生影响(详后)。不过和一致性相比,差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服从于一致性。群体的一致性能够影响到群体成员的社会认知,“群体实体性使得该群体的成员能够因彼此间的相似或同质而被人们感知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从而具有社会范畴化表征的可能”①,只有群体成员之间表现出充足的一致性,这个由若干人构成

8、的集团才能被视作是一个完整的群体,群体成员的认知才会形成统一的范畴,群体成员形成的这种社会范畴化表征即是他们的认知模式,这一认知模式是群体、群体成员进行社会认知的指南,既能影响到他们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也能使群体的社会认知表现出一致性。研究这一模式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深入了群体的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