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ID:22202255

大小:119.2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7

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_第1页
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_第2页
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_第3页
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_第4页
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2008—2020)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第三章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第四章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建设要求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145911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编制意义城市防灾绿地是指处于相对安全地带,配备相应防灾设施,对城市灾害具有一定的抵御和缓解作用,具有防灾减灾功能的城市绿地。城市防灾绿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吋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切身相

2、关。第二条规划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6年)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5、《省人防办省绿委办关于开展防空林建设的意见》[苏防办(2006)92号]6、《市人防办市绿委办关于开展防空林建设的意见》[人防办(2008)54号]7、《如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8、《如皋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9、《如皋市城市绿线规划》(2008年)10、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三条规划的

3、期限、范围与规模1、规划期限2008-2020年,2、规划范围本规划所界定的规划区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北至如泰运河、南至龙游河与杨马河交汇处、东至沿海高速、丙至如海运河,总面积约为110.27平方公里。3、规模(1)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为22.0万人;远期(2020年):为30.0万人。(2)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为16.55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为28.57平方公里。第四条指导思想和原则1、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提高城市综合防灾避险能力。城市绿地

4、系统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完善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开敞空间,在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发生时,能够作为人民群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或临时安置的秉要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熏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不仅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结合如皋的实际情况,依托如皋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集国防、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层次多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卫

5、生、结构稳定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2)均衡布局原则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城区。(3)通达性原则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公园绿地进行避难活动,防灾公园绿地的布局要灵活,要利于疏散,居民到达或进入防灾公园绿地的路线要通畅。(4)可操作性原则防灾公园绿地的布局要与户外开敞空间相结合、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利用作为防灾公园绿地的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地的道路现状,划定防灾公园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1)"平灾结合"原则将有一定规模的己定防灾公园绿

6、地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2)步行原则居民到防灾公园绿地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灾害发生后,防灾公园绿地用地比较紧张,内部一般不设停车场,较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其中将给公园管理带来闲难。而且,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且道路上人多、车多,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乘坐私人汽车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冒更大的风险。(3)统筹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统

7、筹规划,合理分布,明确各个避难场所应当分担的任务,确定各自的避难圈,从而构成城市综合防灾系统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第五条规划目标1、当地震发生时对避难救灾能发挥积极作用。2、在平时对城市环境改善和居民户外活动起到良好作用,即平常时期与非常时期的协调。3、对某些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第六条规划指标全面建成城乡结合、防灾避险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全面建成城乡结合、防灾避险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至规划期末,建成防灾公园、固定防灾绿地、紧急避险绿地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第三章城市公园绿地防

8、灾避险规划第七条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布局总体布局为“一核、六中心、多点”的布局格式。1、“一核”规划以纪念公园作为中心防灾绿地。防灾公园:在灾难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的避灾生活场所。具备完善的避灾、救援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5000米。2、六中心规划以龙游河公园、天平公园、安定广场、育贤公园、雉水公园、新世纪广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