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

ID:22210514

大小:90.7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7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_第1页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_第2页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_第3页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_第4页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资料同轴传输线、同轴连接器、射频电缆组件工程设计参考资料D:外导体内径d:

2、Al导体外径erur1、特性阻抗,Z0(殴姆)Z0?138lgD60D?lndrdrDln?rd精确计算:Z0?59.95849162、单位长度电容C、电感LC?7.354?rl6.95?r?(pF/英呎)DDIglndd1L?0.140lgDD?0.0606ln(PH/英呎)1英呎=0.3048米dd3、理论截止频率fcfC?co?c參2C0r(D?d)?190.85r(D?d)(GHZ)入c:截止波长CO:真空中的光速,精确值为2

3、99792458±1.2(米/秒)精确计算:fC?2.041C0r(D?d)194.765r(D?d)表2同轴传输线截止频率与相近连接器对照表(50D)24、传播速率VPVP%?r?r?1005、延时TnsTns?1.067r(ns/英吋)6、驻波参数Return反射系数ReflectionCoefficient(r)反射损耗Loss(dB)Loss??20lg电压驻波比VSWR(ROS)VSWR?1??1??1?表3VSWR、「、Loss换算表37、电流的趋肤深度8••?0.029(um)?f?r?r?电阻率:p(Q2cm)-1电导率:??1

4、?(Q2cm)波长:人(cm)8、同轴线的衰减3p=pl+p2(dB/cm)0.27411(?)f(dB/cm)Z0Dld231(电阻损耗)=Pl、P2分别为外、内导体的电阻率(Q2cm)-If:频率(MHZ)P2(介质损耗)=?聲?r?rtg??0.91?r?rtg??f?10?3(dB/cm)?9、驻波系数对衰减的影响传输线端的负载的驻波系数木身增加了传输线的衰减4?2??l?e?2?Lr2:传输线输入端的反射系数n:负载的反射系数3L:传输线长度为L时的衰减10、传输线内外导体间的电场Ea(V/cm)同轴传输线内外导体间,内导体外表面的电

5、场为最大Ea?2UmDd?lnd(V/cm)Um:内外导体间的峰值电压11、传输线的最大工作电压U(单位:伏特,50HZ有效值)Ua?d2rlnD?EdE的值由绝缘材料的特性确定,单位(伏特/cm)表512cpC?(U2P?ROS)?(l)2ZOPO式中:U:最大工作电压(V,50HZ有效值)P1:同轴线内空气压力P0:正常大气压P1/PO:只有一部分介质是由干燥空气时才考虑,否则为1513、同轴传输线允许传输的平均功率Pmpm?13.6??0?D?(瓦)??k式中:P0:外导体的热扩散系数(W/cm2)D':外导体(壳体)的外径(cm)3:总

6、衰减,最大可考虑乘1.08系数(dB/cm)R0S2?lk:反射的系数k?(频率人于500MHZ时)2?R0SP0的值:表614、传输功率2rVmllVmP?Vm?lm???(Ur设为1)22Z0120lnDd2同轴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为S时,传输最大平均功率PmaxPmax?lP15、介质支撑设计公式(1)等效介电常数pe)的计算公式当有2种或2种以上的介质构成的支撑件,则其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方法如下:a.同轴分布的非单一介质InDn?e?Diln?Di?li?l?inl6b.基本对称分布的二种介质?e??l?(?l??2)V2V总el

7、、e2:二种介质的介电常数V2:对应e2介质的体积之和V总:二种介质的总体积之和图3若e2为空气(即去除部分固体介质材料)则?e??l?(?l?l)V孔V总(2)介质支撑件的设计公式(见图4)当在均匀介质的同轴线中,有限长度的非相同介质的支撑件会引起TEM波的激励(高次模),影响同轴传输线的截止频率和传输性能,但在射频同轴连接器设计中,基本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有限长度非相同介质支撑件(除半硬电缆直通型自由端连接器)。因此,设计、制造出优良的介质支撑件是保障连接器高性能的基础。①支撑件的厚度(B)a、B

8、次模的关系式为????gB?tan?l????r??fc???f???l??l?fc??l????r?f??22h?0.25h0?0.125(d?eZ0?r60?D)注:h为支撑件外镶槽的深度图47Dl=2h+D②支撑件外径、内孔径计算(D????X????g:工作波长;f:工作频率hO是设内导体不变,则支撑件外镶槽的深度dl?Dl?(eZ0r60)?l③支撑件端面补偿的计算(△、d2、D2)(共面补偿)d2=l〜1.2d选取D2=0.85〜1D选取计算△:a、b、c、计算A-A截等效介电常数se计算等位参考面直径N计算外导体直径变化引起的不连

9、续电容Cdl内导体直径变化引起的不连续电容Cd2不连续电容Cd?Cdl?Cd2???D???e?kCdl?Cd2k为修正系数,k=0.91d、??D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