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ID:22216271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_第1页
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_第2页
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_第3页
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_第4页
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高中英语教学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1.1口语及口语能力英语口语是相对于书面语而言的,口语是人类使用最频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口头交际的语言。人类从古至今,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故而学习语言应先学习说话即口语,教授一门语言首先应教授学生学习口语的能力。要探究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首先必须明确口语及口语能力的概念,熟悉国内外口语教学研究的现状。本研究的主题是学生的口语能力,因此在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以下两个相关的概念:①什么是口语?②什么是口语能力?我们的教学及研究常常以口

2、语为话题,那到底什么是口语呢?有些人说口语就是我们口头上的语言,还有些人说口语就是我们口头上的言语,究竟哪一个解释更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先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不同之处。作为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们约定的社会符号系统。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外壳—语音或字形、构成材料—词汇、结构规律—语法。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过程称之为言语。在交流心理,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使用各种语言,在此过程中语言则承担交际工具的作用。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而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

3、会性与个体性等特征,它与言语的具体区别在于:语言具有全民性,抽象性、局限性、静态性而言语具有个人性,是具体的、无限的、动态的。因此根据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口语应该是口头上的言语,而非口头上的语言。.........1.2国内外口语能力研究综述20世纪80年代,Krashen“输入假说”的诞生对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外语研究者基于该理论,开展了大量的二语研究。而Swain(1985)提出的“输出假设”,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输入假设”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产生习得,该理论对

4、许多外语工及研究者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导致了外语教学普遍存在“重输入、轻输出”,教学形式单一等的局面。Swain基于她的“浸入式”教学实验,对“输入假设”提出质疑,她认为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占有显著地位。在她的实验中,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了充分的语言输入,但却没有得到足够使用语言的机会;最终学生还是无法像本土学习者一样进行交流。因此,Swain(1985)在Krashen“输入假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对可理解性输入假设有所补充和改善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目前关于语言输入存在三种较普遍的观点:(1)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决定性因素的

5、是语言环境,只要有语言环境,学习者便可以产出纯语言。(2)先天论者的观点:他们强调内在机制的重要性,认为语言环境不足以使人满意地解决语言习得,输入只是激活语言内在机制的手段,其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习者的内部习得机制。(3)互动理论的观点:强调学习者心智和环境的双重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内在机制决定并影响语言的输入,另一方面语言习得受益于学习者与对话者的共同努力。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理论基于她的浸入式教学实验,将第二语言作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工具是该实验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该实验认为语言获得是在伴随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内容)的过程中产生。该实验

6、结果表明:经过几年浸泡,尽管接受实验的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其获得的语言产出能力远逊色于运用母语者的语言产出能力(母语)。造成这种实验结果并非学生获得语言输入有限,而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忽视了输出活动,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在课堂环境中使用第二语言,也未在语言输出活动中受到“推动”。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我国外语课程的改革,对外语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秋芳老师在其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现状及实践提出符合了我国教学规律的“输出驱动假设”。相比于输出假设它更进一步认识到了职场交际活动的主要形式

7、且强调了输出对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建议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可采取分项教学和综合技能结合的教学法。.........第二章理论基础2.1输入假说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习得-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情感过滤假说、输入假说”这五条有关第二语言的假说构成,该理论是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创立,其中的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是该理论的核心部分。其二,学习者应集中注意力理解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两者缺一不可。因此,输入假说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现有的语言水平上,接触较高于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即在现有

8、水平上增加一点点难度,学习者正是通过这一点点难度才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而这种可理解性输入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