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ID:22219759

大小:8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7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_第1页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_第2页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_第3页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_第4页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基坑变形监测报告2018年10月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基坑变形监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监测日期:2018年X月X日~2018年X月X日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监测依据1三、监测内容1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2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4六、报警值5七、监测时长和频率5八、监测成果及分析6九、附表、附图12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一、工程概况工程场地地处*******,北池一路西首路南侧,文昌馨苑居住区西侧。拟建*****及地下车库概况如下:表1工

2、程概况建筑物名称地上/地下层数高度(m)基础尺寸(m2)基底标高(m)场地整平标高(m)开挖深度(m)****11/2约3566.55×13.2083.287.93.9****11/2约3566.55×13.2083.287.1-88.33.9-5.0****0/153×383.287.93.9基坑平面尺寸:89.1m(东西最大尺寸)×80.1m(南北最大尺寸)基坑支护深度:3.9-5.0m二、监测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变形

3、测量规程》(JGJ/T8-2016)。5.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案。三、监测内容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4.基坑周边地表裂缝;5.周边临时建筑物裂缝;6.地下水位;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4.1监测点布置4.1.1监测点位的选择基坑变形观测点设立在基坑坡度边缘处,首次开挖共计布设观测点23个(其中基坑监测点*个,编号J1-J*;原有建筑物*个,编号Y1-Y*);详见基坑监测点布设示意图。4.1.2监测点的埋设观测点标志按照《工程测量规范》中的附录B.2.3一、二级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也可采用相当于下图规格

4、的其他标志。标志规格如下:图1监测点标志4.2监测方法1.现场巡检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1)支护机构支护结构成型质量;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2)施工工况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异样;基坑开挖分层高度、开挖分段长度是否与设计一致,有无超深、超长开挖;基坑场地地表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超载情况。(3)周边环境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地下设施、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4)监测设施水准基点、变形监测点有无破坏现象;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2.坡顶沉降、周围地表沉降监测本次沉降观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各项精度

5、要求如下:表3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和视线高度(m)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差累计视线高度一级≤30≤0.7≤1.0≥0.3二级≤50≤2.0≤3.0≥0.2表4水准观测的限差(mm)等级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一级0.30.5≤0.3≤0.2≤0.45二级0.50.7≤1.0≤0.7≤1.5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注:n为测站数使用的水准仪、水准标尺,项目开始前和进行中应按要求定期进行检验。在仪器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

6、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i角及水准尺的水准器进行检查,每测段往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观测时应同时记录气象条件。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点位变动迹象、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物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好草图。本次沉降观测水准基点的联测按一级水准测量进行,采用DSZ2级水准仪配合铟瓦合金标尺光学测微法往返测定高差。观测时,往测奇数站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偶数站的观测顺序为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的观测顺序与往测偶奇测站的观测顺序相同。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按二级水准单程观测,

7、采用DSZ2级水准仪配合因瓦标尺光学测微法往返测定高差。实际进行中可根据水准基点与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楼体的具体位置将路线布设成附合或闭合路线。3.坡顶水平位移监测位移观测拟采用2种方法进行,即视准线法和极坐标法,两种观测方法对相同点位进行观测,相互检核,得出正确结论。变形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备注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二等±3.0≤150±1.8≤1/70000①极坐标法表5观测技术指标观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