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

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

ID:22222581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_第1页
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_第2页
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_第3页
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_第4页
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杨维桢和书法实践和思想探讨----书法论文-->绪论一、选题意义杨维侦是一位修养全面的文人,作为元末东南文坛领袖,他一生主要以诗文名世,书法只是他本人成就的一部分。因此,他的“书学思想”体现在他一生的文化活动中,与其他文艺观念互相印证。宋元以来的中国的传统文人身上,往往书诗、文、书、画、印、乐并擅。本文的研究,专在其书法与实践这一方面作些考察。通过对杨维横书学思想及其实践方面的研究,考察以下三个方面:、杨维械的书法在他自身文墨生涯中的位置;、杨氏书学思想与书法实践在整个元代书学思想中的位置;、杨维桢在明、清及当代的接受和认识情

2、况及原因。............二、相关研究动态目前,有关杨维摘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文学类,如刘美华的专著《杨维侦诗学研究》、黄仁生的《杨维械的文学观》、冯瑞珍的论文《论杨维横的乐府诗》、黄仁生的专著《杨维侦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魏红梅的论文《试论杨维摘妇女诗的独特价值》、席晓丽的论文《试论杨维械的乐府诗》马洪花的论文《杨维侦辞赋研究》等。二是思想类,如黄仁生的论文《论杨维械的哲学思想》、洪畅的《杨维桢的艺术本质观述论》等。三是书法类的,如杨尔的论文《杨维侦书法个性探源》、亓凯的论文《杨维侦书法风格研究》(年、边

3、学兵的论文《狂怪不经,散僧入圣——杨维侦行、草书再认识》等。四是传记类,如陈海良的专著《乱世奇才:杨维横的生平及其艺术》和楚默的专著《杨维摘研究》(《楚默文集续集(下》;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对杨维桢的研究,以文学方面的居多。与文学方面的系统深入相比,书法方面还比较少而分散。所以,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同时,无论是研究文学还是书法,都侧重于从各自的学科本体出发,研究杨维桢的一个侧面,对其文艺思想交叉、综合研究的不多。...........第1章杨维侦生平及成就1.1杨维侦的生平概述杨维侦主要生活在元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衰乱

4、之世。元代国作短,如果从1279年南宋灭亡算起,至1368年明朝建立,也就持续了近90年,只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时间长短。但杨宏颇有远见,并不急于让杨维桢在年满二十五岁具备考试资格后马上赴考,也不急于让他娶妻成家,认为“经不明不得举”气先令维械出门游学,寻师访友,并不惜卖掉马匹,令维楨购得黄震《黄氏日钞》诸书。游学归来后,杨父又“为筑万卷楼铁崖山中,使读书楼上。惧性费顓易怠,去梯,辘传食。积五年,贯穿经史百家”。④贝琼作的《铁崖先生大全集序》也说,“先生读书楼上,去梯,辘炉传食,若是者五年,遂以铁崖自号。”杨维桢闭门苦读,“精研

5、《春秋》经传,博收其说凡百十家。”同时,又私拟数百题作为考前训练。日后证明他这段时间下的功夫是卓有成效的。泰定三年杨维桢以试《春秋经》举江浙乡试,明年赴春官,赐二甲进士及第,由此开始走向仕途。1.2成就简介《三史正统辩》是杨维桢影响较大的的一篇文论。元朝建立后,朝廷一直想修前朝之史,但由于朝臣在宋辽金谁为“正统”的观点上一直争论不休,史书的体例、义例无法确定,故而无法进行。朝廷最终搁置争议,采取了便宜之法,在从至正三年三月至正五年十一月两年多的时间内,将三史进行分修,各自予以正统。然而,学界对此并不认可。杨维棟为了向朝廷阐述他

6、的史学观,于至正四年作了《三史正统辨》。在文中,他声明“三史虽云用作,而一统犹未有归”,正统的归宿必须得到澄清。他引经据典,旗巾只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按统序而言,道统不在辽、金而在宋,在宋而后及于元,总之,辽、宋、金三朝,宋得正统。”第2章杨维桢文艺思想及其书法思想..............82.1复古求新................82.2情性为本........................12第3章杨维桢的书法实践.........................173.1书法渊源.............

7、...173.2书作分析.....................20第4章杨维桢的书史地位评价..........................31第3章杨维桢的书法实践3.1书法渊源对于杨维侦的书学渊源,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但是从其传世的书法作品来看,他的书法并非是夏夏独造,绝无依傍,空穴来风的,而是如“饮食盐梅”,于“咸酸之外”,有了己独特的味道。如盐之溶于水,裕铸白家,而后出以己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探究起来,杨维侦的书法取法可谓古而广。杨维侦对毛笔颇为讲究,虽然身在乱世,有时亦会有“乏聿”之憾但对比他的前辈宋代

8、黄庭坚在谪处时,只能买极贱的鸡毛笔、明代陈献章山居时只能束茅代笔,已经很幸运了。这多半是得益于他文坛领袖的身份,容易得到赞助。他使用的笔多为当时的名家姚子华、陆颖贵与老温所制,笔名有乐墨、画沙锥、零心笔。其中他最喜用陆颖贵的画沙锥。他曾说,“余用笔喜劲,故多用之。称吾心手,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