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杜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又呈吴郎-杜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ID:22223823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又呈吴郎-杜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1页
又呈吴郎-杜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2页
又呈吴郎-杜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3页
又呈吴郎-杜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4页
又呈吴郎-杜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又呈吴郎-杜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又呈吴郎

2、杜甫

3、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杜甫草堂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充饥。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这姓吴的一来就在枣园四周插上篱笆。老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计劝告吴郎。(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2)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试题答案(1)第一问①我的做法:扑枣任西邻。②妇人的处境:无食无儿,贫到骨。③妇人扑枣的心理:心怀恐惧,反而正应该体贴。④你插篱笆的影

4、响:她会怀疑你真不让打枣。⑤大的社会背景:官府剥削,加上兵荒马乱,大家过得都不容易。(答出四个要点即可得满分。)第二问:现身说法,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大意思对即可)(2)系心黎民,忧时伤世。(大意对即可)赏析一赏析点拨:这是一首以诗代柬之作。通过劝说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打枣这件小事,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前两联诗人自述从前对这位扑枣邻妇的态度和理由,交代了她的悲惨处境,揭出她为何去打别人的枣子,为其行为开脱,旨在感化吴郎。首联诗人自陈在瀼西草堂居住时,是任凭邻妇在枣熟之后来打枣的。之所以不加干涉,因为她是一个没有生活、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老年寡妇。“无食无儿一妇人”,

5、是对首句的补充说明,七字层层深入,两个“无”字颇具反复唱叹之致,写出这位老妇人凄惨辛酸的生活境况,不由得使人心生怜悯。颔联说老妇人若不是穷得实在没办法,又何至于去打人家的枣呢?正因为她担心遭到主人的斥责而心存恐惧,所以对她就更应当和气亲近。“宁有此”三字,以反诘句式阐明老妇人来打枣实出于迫不得已,言外即有无限哀怜。“恐惧”,是对她打枣时心态的合乎情理的揣测,体贴至深。“转须亲”,既是写自己,也暗示了吴郎对老妇人所应抱有的态度。清人吴乔说:“子美于君亲兄弟,友朋黎民,无刻不关其念”(《围炉诗话》卷四)。诗人体贴同情广大民众的高尚情怀,在前两联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颈联以迂曲的方式劝说吴

6、郎。老妇人见你插篱便疑心不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过虑;但你刚到草堂住下就就插上篱笆,却也很像是真的拒绝她呢。言外便见得你这位远客定有不体贴处,难怪她疑心你。吴郎插上篱笆明明是为了防止外人偷窃,而诗人反过来却责备老妇人多事,这样写便能不伤吴郎的面子,使他易于接受意见,措辞极其委婉,真是煞费苦心了。尾联由近及远,由老妇人联想到整个社会,揭出她的贫穷是由于“征求”,由于战乱。诗人从高处落笔,再次为老妇人开脱,其意仍是要感化吴郎。由于官府征收各种赋税,使老妇人穷得一贫如洗,她便常常来向诗人诉苦。老寡妇的不幸遭遇,使诗人进而想到战乱中更多的流离失所的民众,忧伤至极不禁热泪滚滚,沾湿了衣襟。诗人的

7、言外之意是:请你不要太小气了,当此万方多难、民不聊生之际,对这样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寡妇,为何还吝惜几颗枣子而不救她一命呢!诗人在瀼西和东屯时,除了“枣熟从人打”(《秋野五首》其一)之外,他还“药许邻人斫”(《正月三日归溪上……》),“拾穗许村童”(《暂往白帝复还东屯》)。可以说,正是这种无时无刻不关心黎民疾苦的崇高精神,才使得一部杜诗如此的激动人心而千古流传。一到瀼西“便插疏篱”的吴郎,在读完心忧天下、胸襟博大的长辈的这首诗柬后,应该感到惭愧,也当有所感悟吧!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

8、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赏析二这首诗,没有一个字言及个人的不幸遭遇,完全是体恤别人的困苦,但它给予人们的并不是一点廉价的同情心,而是同样博大的情怀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诗人本来住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的草堂,后来移居东屯,将草堂让给他的一位从忠州(今四川省忠县)调到夔州任司马参军的吴姓亲戚居住。吴郎寓居草堂后,插篱为墙,致使从前常来杜甫堂前扑枣的西邻老妇心怀疑惧而不敢再来。杜甫得知此情,便以诗代简,写了这首诗来送给吴郎。这首诗的文字浅近平易,粗看题旨也十

9、分明白。然而词淡语婉情深,值得反复吟咏品味,而且越品味就越感受到诗中蕴蓄的感情诗那样的炽热深沉厚重。从这首诗里,我们听到了一千多年前诗人热烈跳动着的心声,窥见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这首诗的题旨说起来很简单:告谕吴郎要体恤穷困的西邻老妇,让她毫无顾忌地来堂前扑枣充饥。诗地第一句,就已将这首诗地主旨直接明白地揭示出来了。一个“任”字笼罩全篇。“任”是“随意”“不加干涉”地意思,从这一个字,不难体会到诗人对西邻老妇地无限关怀和同情。诗写得有情有理:对吴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