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ID:22246386

大小:69.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_第1页
“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_第2页
“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_第3页
“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_第4页
“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探索出具有安徽特点的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己成为安徽发展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和一面旗帜,在加快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全省自主创新工作以强化支撑发展为中心环节,着力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园区创建、公共创新平台搭建、促进保护专利发明创造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自主创新之路中存在的问题。一、2011年自主创新主要

2、成效全年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8330.3亿元,同比增长46.5%。获国家授权专利32681件,较上年增长104%;专利授权量32681件,较上年增长104.1%。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65亿元,较上年增长40.9%。特别是合芜蚌实验区经过三年建设,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完成“两个突破、两个提高、四个翻番”的建设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交易额等主要指标均占全省60%以上、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上当龙头、在创新发展份额上抗大头、在体质机制创新上走前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把合芜蚌实验区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列为自主创新试验示范重点区域。经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科

3、技部同意在实验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标志着实验区建设进入了创新型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一是产业快速发展。聚集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凝练实施了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等重大科技专项和129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4项实验区和试点省专项重大创新项目,推进实施了江淮新能源汽车、海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等16个省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支持企业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37项、重点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73项、军民结合高新技术项目57个。重大项目带动了一批高端成果加速转化和产业化。全年新认定省级(重点)新产品511个、高新技术产品1127个,申报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54个

4、.认定数居全国第7位:实现新产品产值2089.8亿元,较上年增长41.5°%。全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42.7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4.2%,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其中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1.8%,高出全省7.6个百分点。二是技术创新“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加快推进。年度省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中,由“十百千”园区和企业承担的占80°%以上。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4家,总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新增国家创新型企业9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5、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0家。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宄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83家,其中国家级1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数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4%,居全国第1位。全年共申请专利48556件,同比增长28.5%;申请发明专利10982件,同比增长71.7%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0.8件,其中合芜蚌试验区(区划调整前)达3.05件。三是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议.印发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出台了促进产学研结合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意见.新组建智能交通

6、、中药材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第二批19家省级联盟建设试点工作.新能源汽车等7家联盟获得科技部备案。备案数居全国第2位。新认定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36家,其中合芜蚌试验区占41.7°%。省有关部门联合滁州、蚌埠、毫州、池州、黄山等市和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举办了一系列区域性、专题性产学研对接活动,签署产学研合作项目140多项,达成合作意向620多项。3是创新型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合肥示范核心区“中心三基地”基本建成。公共创新平台中心揭牌,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确定入驻,思科系统、深圳腾讯等126家企业和项目签约入驻。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制定出台了省级高新区暂

7、行办法。合肥高新区大力创建国家科技创新型园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升至第12位;芜湖、蚌埠高新区强化升级后工作推进,引进建设了一批高端企业和重大创新项目。新批建设马鞍山慈湖、博望、蚌埠3家省级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合肥公共安全、蚌埠精细化工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新建黄山机床工具等3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获批建设芜湖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建肥东白龙等2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五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