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ID:22249234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_第1页
“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_第2页
“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_第3页
“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_第4页
“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蚁族”的数量在近几年内急剧增加,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该群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们针对上海地区的“蚁族”群体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关键词:蚁族;生存现状;调查一、研究背景“蚁族”是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这一群体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形势变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蚁族”的数量在近几年内急剧增加,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据

2、不完全统计,截至XX年底,全国己有上百万的规模。“蚁族”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该群体正成为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尽管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各种困境是值得反思和重视的。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价物价飞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城中村”现象日益显现且范围迅速扩大,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上海“蚁族”并没有形成像北京唐家岭那样的聚集地,主要散落在小区里,且以合租形式居多,在静安寺、徐家汇附近以及闵行区的西边城乡结合部也较多存在。为深入了解该群体的状况,XX年8月至XX年3月,调查小组分别走访了闵行区、徐家汇及

3、周边的“蚁族”聚居区,以20〜30周岁间的高校毕业生和社区相关工作者为调查对象,以采访和发放调查问卷为主要途径。最终,收回有效问卷数223份,调查小组根据采访记录与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沪蚁”群体生存现状综合上海市闵行区与徐汇区及周边“蚁族”群体的基本情况,我们从生活面貌、职业状况、教育背景、社会保障水平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调研结果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从生活面貌来看,“蚁族”明显被城市日趋边缘化,高额的房价与水涨船高的房租,让“蚁族”只能蜗居于上海各区域的边缘地带或散落于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区。聚居区的住宿条件相对简陋,设施质量与安全系数极低,整个区域形成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底层级

4、衍生经济职业状况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失业人数占%,工作不满三年的年轻人占到%,其中有较好的基本保障和稳定工作的仅占%。多数从事着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且%从事着兼职工作,平均月收入为2100元左右,他们中78%的都收不抵支,有时候只会略有结余,且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近两年物价、房价不断上涨的因素,“蚁族”的平均月支出呈现上涨趋势,生活状况正在不断恶化,经济状况普遍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窘迫之中。教育背景方面,在被调查者中,毕业于211工程院校甚至有研宄生学历者共占到17%,毕业于普通院校或职业院校者占到68%。可以发现,大学

5、毕业生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一个群体,但是到底会为社会发展增添活力还是会制造阻力取决于城市管理者的态度与政策,如何对其妥善安置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与其生活面貌相当,缺乏必要的生活安全保障,生活秩序较为混乱。例如医疗保障方面,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在上海,全国范围内以“蚁族”为代表的大学毕业生却属于医疗保障的空洞群体,缺乏制度与政策的保护。三、“沪蚁”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沪蚁”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亦有社会因素。1.个人主观方面。了解了该群体的生活现状,我们不禁会问: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如此之大,为何不

6、选择离开?为何非要留在大城市?这也是我们在调查访问中常问的问题,社会上同样有很多声音在质疑“蚁族”们留在大城市的执著。走访调查中,“蚁族”们对该问题的回答包括:为了梦想,希望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为了父母,要把父母接来大城市一同生活;为了下一代,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爱人,大城市机会多等等。可以看出,“蚁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梦想自己能有和大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身份和地位。通过跟“蚁族”零距离接触,和他们聊生活、聊未来沿着他们的心理路程,我们也发现:“蚁族”的现状并不像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痛苦迷惘。诚然,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面对飞涨的房价与物价,面对

7、婚姻事业的压力,不少在沪的“蚁族”会选择回到家乡,或到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去发展,但是绝大多数依然坚持留在都市,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忍受“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艰难甚至窘迫。即使生活艰苦,但他们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并不消沉,被调查者中,%的人认为,自己的经济地位会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提升,%的人对自己未来的成功非常有信心,56%的人认为,他们会在将来的五至十年内,成为社会精英阶层。1.社会因素。首先,大城市有独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