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ID:22249560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_第1页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_第2页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_第3页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_第4页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本文从教育哲学角度分析“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和内涵,从而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天人合一;教育;启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哲学思想对于思考教育

2、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其作为一种指导思路发挥着特殊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天人合一”思想分析(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经历了先秦时期、两汉和宋明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两周时代,其认为的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别是儒道两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般都是以孟子为代表,孟子的“天”是具有道德含义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

3、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1]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论是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更多是强调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秦汉以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己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发展就是西汉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他是第一个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系统论证的人。他提出“人副天数”,他关于天人关

4、系的结论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2]董仲舒的“天”不仅仅是自然之天,而且还是意志之天,他认为天人具有一种感应的关系,将天道与人事结合起来,把天道作为人伦的根据,以此来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宋明儒学在继承了儒家思想传统又吸收了佛道两家思想基础上将“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顶峰时期。理学家们摈弃了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从心性本体论来论证了“天人合一”。张载的《西铭》:“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东铭》:“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5、[3]“诚”是“天”的本质,“诚者天之道”,人要实现“天道”就要知天,就要“思诚”,“思诚者人之道”,由于儒者“思诚”而达到明天道之根本,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宋代道学家中,程颢是明确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程朱理学的代表朱熹则认为万物的根本为“理”,理与人相通,其“天人合一”就表现为“与理为一”。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心即理,其代表王m明继承和发展丫程颢的“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认为“人心一点灵明”“人心是天渊”,认为人心就是万物之心,只有人心的感应才能使天地万物的存在具有意义,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

6、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无间的地步,王阳明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的集大成者[4]。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经过先秦和西汉吋期的发展,到宋明吋期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达到成熟,完成了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天人合一”所呈现的内容层次不同以及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的解释也并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哲学内涵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1.天人之合一一和谐性“天人合一”其核心就是本体与外界和谐共存。“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意义,天

7、人合一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丰富多样化的“和一”。张岱年对“天人合一”及“和”的剖析非常精确:“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和可以说是同义词。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合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5]”1.万物一体一一整体性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强调“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识。道家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一个整体。儒家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一整体递推命题,认为人之性善需要调动人心之作用,

8、而“天命之谓性”即人的心性是为天命所赋予的,这样就可以达到人心与天地一体即“天人相通”的合一的境界。[6]在宋明时期更是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这种将天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就是把世界看作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合一整体。2.天人相通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